周曜轉移話題道:“今年你那孫兒,好像也參加會試吧?聽說在入考場的時候,還與別的考生有些摩擦?”
確實是摩擦,不過卻是被人把臉按在地上摩擦,這事兒簡直比聞宣策七十歲納妾傳的還要快,幾乎瞬間人盡皆知,他豈能不知道?
聞宣策惶恐道:“老臣一心想著鏟除薛家賊子,并不知道此事,等我回去便收拾那逆孫……”
“不用不用,朕只是隨口一問。”
周曜心里已經樂開花了,不用你收拾,早就有人替你收拾了!
接著,周曜好像突然想起什么,又道:“我這有張試卷,聞相要不要看看?”
“啊?好。”
聞宣策也很疑惑,這么快試卷就到皇上這啦?而且還讓自己也看看,莫非是九歌的試卷?
“咦?這是……黎大學士的字跡吧?”
“不錯,是他執筆抄錄,看內容。”
周曜眼帶笑意,因為卷紙上沒有改名,他仿佛找到某種惡趣味。
果然,聞宣策看完之后,頓時驚為天人:“好一個何須馬革裹尸還……好一個留取丹心照汗青……”
好吧,和黎雪芹的反應一模一樣,甚至聞宣策表現的更加夸張。
“好詩!好氣魄!好文章!莫非這是尉遲家那小子的答卷?”
“呃……聞相也覺得好?”周曜故意反問道。
聞宣策當即便道:“何止是好,簡直讓人眼前一亮,連老臣也自愧不如啊!當年的大運將士,正是抱著‘何須馬革裹尸還’的死志,與血赤、土蠻、巫族決一死戰!這短短幾句詩,便道盡四年征戰!解題之讀,點題之精,這篇文章更是發人深省,怕是也只有尉遲公,才能調教出如此子孫?”
反正好聽話又不要錢,尉遲公是滿朝公認的大佬,人家現在都不上朝了,但百官的第一個位置,還給他留著,連告老還鄉皇上都不批,就算在家躺著,那也是太師太傅!
所以聞宣策根本沒多想,而且尉遲航基本就是狀元沒跑了,皇上看他的試卷也很正常。
然而,這一番大贊之后,皇上卻忍不住笑道:“聞相誤會了,這并非尉遲航的試卷,而是一個叫劉袖的貴族之后。”
“哦……什么!劉袖!?”
聞宣策頓時瞪大眼睛,因為抄錄的卷紙上沒有屬名,他哪知道這是劉袖的?
再看汪公公,已經快憋出內傷了,他只想指著老狗的鼻子大笑:傻了吧?自己打自己臉了吧?你孫子這一點和你真像啊!
此刻,聞宣策才回過味兒,原來皇上是在耍他,而且對聞九歌的事心如明鏡,所以才拿劉袖敲打自己。
聞宣策試探出來了,可是這臉,卻感覺有點腫。
該死的劉袖,他怎么能有這種文采?
而作為當事人,這會兒劉袖正在和周公下棋呢。
他早早就交卷了,不睡覺還能干嘛?總不能修煉吧!
明天便是武試了,劉袖要養精蓄銳,穩穩拿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