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從在會宴廳東廂的小配房處尋到墨書遠二人之后,眾賓客便頗為默契地將此事悄悄翻了篇。
雖說南安王與那慕二小姐此番做得確乎是極其不合禮度,但今兒終究是國公府慕老夫人的七十壽辰,他們這些個做賓客的,于情于理,都不該將自己的注意力轉得太遠。
何況,此事本也與慕氏沾不了多大的關系,畢竟那位慣來清正到固執的慕郎中是朝中出了名的懼內。
蕭二夫人向來不許他插手教養女兒之事,慕國公身為大房兄長,亦自是不好過多干預二房的家事。
如此一來慕詩嫣究竟是被誰教成這個樣子,也就教人一眼便能看得分明了。
當年蕭二夫人是如何嫁進國公府的,在座之人心下大多還有印象,正所謂“上梁不正下梁歪”,被她一手帶大的慕詩嫣如今能做出這樣的事,便也不算是有多意外了。
再說,那南安王的心思也未必能純正哪去,什么酒后亂性、一時失控,這場中有這么多男子,懂的都懂。
眾人心中如是想著,一面心滿意足地收回了耳朵。
他們雖不曾親眼見到那配房之內的景象,但有以六殿下墨書錦為首的一眾紈绔在,他們倒也能自他們那繪聲繪色的描述中,大致窺見八九分其內的旖旎風光。
總之,當慕文敬與慕文華兄弟二人調整好心態趕回前廳之時,眾人早已不再談論先前南安王等人“失蹤”之事,轉而重新飲起了酒、嘮起了各式家常。
此事一揭,余下的壽宴進行的就稱得上是順利非常了。
那晚宴的氛圍甚為熱鬧,慕老夫人高高興興地過了七十壽辰,慕文敬亦安安生生地補全了自己從前不曾給母親過上六十大壽的遺憾,賓客們得了這么大的八卦消息又美食痛飲了一頓,最后可謂賓主盡歡。
次日早朝,墨書遠果然按照約定,當朝與云璟帝稟報了他與慕詩嫣的事,并向帝王請旨賜了婚。
墨景耀聞此登時就樂了,為防墨書遠后悔變卦,他甚至當場便命俞德庸草擬好了那份賜婚的圣旨。
得了圣旨的墨書遠看著卻是不大高興正如云璟帝與墨君漓等人所料的那樣,墨書遠在壽宴結束回府之后,確實是后悔了。
一來,慕詩嫣的樣貌與出身著實算不上有多好;二來,出自高門世家的貴女們大多不愿與人做妾,更不愿見到有妾室先她們一步入府。
他若娶了慕詩嫣便代表著,自此要與部分頂尖世家出來的小姐們無了緣即便屆時他愿意將慕詩嫣這個“發妻”貶妻為妾,也仍舊會有不少貴女因著嫌棄慕詩嫣先她們入主了王府,而拒絕與他的這段姻緣。
這樣算來,他來日豈不是要憑空少了好大一股助力
由是想清楚了的墨書遠當時便后了悔,奈何有墨書錦之流的紈绔在,他與慕詩嫣所做的那點事,連夜便被傳遍了整個京城。
今晨他一覺醒來,街頭巷尾已然處處傳唱起了他的事跡。
他聽著百姓們口中說的那幾句“非慕二小姐不娶的癡情種”與“郎才女貌、感天動地”,只覺胃中不住地一陣翻滾,險些讓他將昨夜吃的酒席盡數嘔了出來。
這事兒到底是怎么傳成這個樣子的
不對,這事到底是怎么被人傳出去的
得知了此消息的墨書遠立時抓狂萬般,眼下百姓們因著這“情種”一事對他感官頗佳,而他卻當真是騎虎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