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建房子陳寧雅已經好一陣子沒有過來了,這次一來就發現海邊多了一些奇怪的東西,溫有山見她好奇,干脆領著他們過去瞧看,“這是我挖的坑,專門用來放東西,也能在里面過夜,上面還弄了草棚,就是下雨也沒影響。”</p>
陳寧雅仔細一看,異常驚喜,大坑約莫一丈寬一丈深,坑壁用木板和竹子擋著,雖然做得粗糙,但肯定能防止坑壁塌陷,下去上來用竹梯,簡單又方便,晚上的時候躲進坑里,再燒個篝火,肯定不會受凍,這可比她上輩子弄的窩強多了。</p>
“你什么時候整的?”陳寧雅眼睛亮閃閃地盯著溫有山問道。</p>
溫有山瞬間覺得腰桿都直了不少,故作隨意地說道:“就是這段時間過來,偶爾休息的時候整兩下,也不費什么事。”</p>
陳寧雅嘴角的弧度漸漸放大,毫不吝惜地夸贊道:“還是當家的厲害,我們家發家致富就指望你了。”</p>
“爹厲害!”溫元良敬佩地說道,眼中滿是孺慕。</p>
溫有山被他們娘倆兒一夸就跟打了雞血似的,扛著泥橇就要下水,原本陳寧雅要跟著一起下去了,卻被溫有山拒絕了,這會兒天冷,陳寧雅的身體壓根不能跟他比,下水萬一生病了怎么辦?</p>
最后陳寧雅沒下去,溫元良去了,父子兩一起干活,別說看起來還真挺像那么回事的,她觀望了一會兒就放心地去處理野雞了,打算一半燒烤,一半煮湯,一會兒再去挖點野山姜給他們祛祛寒,正好這會兒山里吃的東西不少,她又熟悉環境,弄吃的輕而易舉。</p>
這邊陳寧雅忙著準備吃的,那邊溫有山和溫元良也扒拉得不亦樂乎,看見什么就逮什么,尤其是魚,不管大的小的,全都帶走,就算不能賣也能自己吃,還有那些貝殼肉,太瘦他們沒要,專門抓肥的,期間溫有山還撿了好幾個海膽,原本他是不認識這玩意兒的,因為長得太特別才好奇帶上岸,隨便用水大雜燴煮了一鍋,發現這東西里面的肉嫩嫩的味道還行,干脆多弄了一些打牙祭。</p>
忙碌的時候時間過得飛快,等竹簍全部起完差不多也漲潮了,父子兩趕緊把最后一筐東西弄上岸,此時陳寧雅已經煮好了姜湯,趕緊招呼兩人過去喝一碗。</p>
溫有山抬頭看看天色,同溫元良說道:“咱們去小溪那邊把身上洗干凈再回來,晚上看情況,實在太冷就不下去了。”</p>
反正他們今天弄上來的東西也不少。</p>
陳寧雅默默聽著溫有山的安排,手上的動作快了不少,等父子兩洗干凈回來那些海貨差不多也快處理完了,弄上來的八筐東西,經過處理之后只剩下四筐,若是再烘干縮水,估計只剩下兩筐多,他們三個弄回去綽綽有余,當然這指的是干活,那些魚就另當別論了。</p>
溫有山還指望著魚多賣一些錢,壓根舍不得殺,單獨養了起來,打算明兒出山的時候直接弄去縣城。</p>
一家三口忙活了兩天,確定帶不回去了才收手,溫有山一出山就直奔縣城,當然,還是給村里借的板車。</p>
陳寧雅琢磨著這個冬天讓溫有山自己打一輛板車,木料是現成的,其他材料鎮上就有的買,有了自己的板車做什么事情都方便,還不用欠人情。</p>
這次溫有山帶出去的貨多,自然帶回來的錢也多,足足有五兩銀子,按照青樓管事的說法就是天氣越來越冷,海鮮越來越少,價格也漲高了許多,他們趕上好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