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珣首先想到的就是建立功勛獎章制度,提升他們作為軍人的榮譽感;其次是動員休整中的部隊與臺島本地居民相互幫助,人畢竟是感情動物,如紅黨那般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服務于人民,有了感情再加上軍人的職責,相信可以穩定一下士兵的情緒。
而且只要士兵們親近了臺島居民,以這群十**到二十四五的英武士兵的氣質和援臺英雄的加成,相信很快就有姑娘看中他們,只要和臺島姑娘成家,保家衛國豈不是順理成章?
·······
臺中城外的一處空地上,兩千多在戰場表現優秀的士兵和低級軍官精神抖擻的站在臺上。
臺下左側是肅殺嚴整的軍隊,另外一側是嘈雜的看熱鬧的臺中周圍民眾。
韋珣和幾位軍隊的高官走上站臺,眾人站定之后韋珣上前一步向臺上臺下的軍人和士兵莊重的敬了軍禮。
舉起鐵皮喇叭,韋珣一手撫著腰間的武裝帶轉向身后的士兵們:“弟兄們!從六月渡海赴臺,吾等已浴血奮戰五月有余。我們打垮了日軍近衛師團,我們與日軍第二師團、第三師團、第五師團連番苦戰。如今吾等成功守住了臺中、臺南!守住了吾等后世子孫安居樂業的土地!·······你們作戰勇敢,于戰場中取得優秀的戰果,為我們對日寇的戰斗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現授予你們:武穆勛章!希望你們如宋時岳家軍一般繼續保衛臺島。”
勛章很快發放下去,韋珣象征性的對站在前排的一些士兵發放勛章之后就靜靜的看著這一幕。
花了半個小時,莊嚴的授勛儀式結束,士兵們邁著整齊的步伐走下站臺。
韋珣走到臺前,再次舉起鐵皮喇叭:“我們昨天懷著悲傷的心情送走了我們的戰友,我們的兄弟!·········他們身為軍人,如今戰死沙場是榮譽!亦是職責所在!他們的事跡將名垂千古被后人景仰!他們的宗親子侄將會以他們為榮耀!今天,我們嘉獎了兩千多作戰勇敢的英雄,但也不能忘記他們·······我們的戰斗還未結束,為了更好的應對日寇下一次的進攻,我希望各部到了地方與鄉親們團結互助,我們戰時是浴血沙場的勇士,我們戰后亦是為民造福的軍人······”
對于演講,韋珣顯著已經是得心應手。從昨天在城東完工集體祭奠一萬多不幸犧牲烈士到今天的授勛儀式,韋珣向士兵和民眾們談家國情懷,談民族大義,再加上落實在手中的軍餉,軍心士氣已經穩固。
很快軍令下發到軍隊,正在休整的第一師移駐彰化,第二師移駐嘉義,第三師就地駐防臺中。三個示范性師團以“復工復產,備戰備荒”的名義以連排為單位進駐各個村落。
這些連級作戰單位分散進駐村莊的目的是清剿作亂的盜匪以安定地方,幫助地方準備來年的春耕事宜,趁著戰爭和農忙未至以村莊為單位將青壯訓練成民兵預備役。
在勢力崛起的初期就定好這樣一個基調,不與民眾脫離,不自視甚高。
只有搞好軍民魚水情,軍隊可以得到民眾的支持,可以從幫助民眾的時候得到內心的滿足。民眾也可以得到實惠,可以真切的接觸一下這些新軍士兵是不是像以前的綠營兵那樣是大老爺得罪不起。
就像幾十年后,飽受軍閥混戰的人民依然在國家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頭鼎力支持。哪怕是果軍,也依然得到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