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董再次找到巴德諾公使,希望韋珣以三千萬美元的價格贖買臺島,而且不能討價還價。
韋珣可不吃日本那一套的,日本人的貪婪他可是知道的,想都沒想就拒絕了。還價三十萬美元,如果不同意他馬上就會向法國定購槍支火炮,態度明顯就是不會花大價錢贖買。
經過半個月的電報談判,最終在韋文禹率領八萬大軍即將進攻漢城的情勢下,日本同意韋珣以三百萬美元的價格贖買臺島,從日本人手中獲得了臺島的歸屬權。
當然,如果不是韋珣威脅說三百萬美元一口價,如果日本不同意,那么每多一美元他就會用百倍的錢資助朝鮮反抗軍。在這樣強硬的態度下日本人面臨漢城丟失的危機,不得已才同意三百萬美元的價格。
條約簽訂后,韋珣悄悄在房間里哭了很久,喝了個伶仃大醉。終于回來了,他以一己之力阻止了這個寶島日后百多年的流落在外。
臺島暫時獲得五年的和平,韋珣也順理成章的成為了臺島的島主,獲得了臺島的統治權。
根據臺島條約,日本以三百萬美元出讓臺島主權給韋珣,并且雙方保證五年內的互不侵犯。私下的條約更是圍繞著韋珣不能支持朝鮮反抗和組織針對日本人民的暗殺定制了多條限制。
臺島條約的簽訂,讓整個華夏不論是北方的學生士紳還是南方的士紳學生,都精神為之一振。雖然是花費了三百萬美元贖買,但是暫時保住了國家領土。同時也讓他們看到的了武裝抵抗列強是有未來的,最少日本并非強悍到無法匹敵。
而在閔、粵兩省更是張燈結彩,因為他們的宗族親人的安全得到保障。
臺島的大街小巷比過年還要熱鬧,鞭炮的價格都翻了三四倍依舊暢銷,整個臺島的所有人都喜笑顏開。
而韋珣和同族兄弟更是高興,他們韋氏的根基有了!韋珣給他們構想的美好藍圖的第一步實現了。
如今有了一個起家之地,雖然不是如同之前和家族保證的那樣在張之洞手下做大官,可如今但是有了地盤之后韋珣肯定要將南籠的家人同族接過來。
1896年九月5日,從峴港獲得了一個連的法國士兵,在這群法國佬和一個營的義勇軍的護送下,韋珣的父母和同族叔伯包括頂興鎮的同族都被接到臺島,沒有了后顧之憂的韋珣決心大力發展工業和武器制造,還在計劃著如何組建自己的水師。
······
比起韋珣等人在臺島的歡天喜地,遵義府、重慶府的韋氏遠親卻遭受了無妄之災。
之前韋珣等同宗兄弟在臺島只是露出一個姓氏和名字,加上韋式只是小地主家族,西南山區更是偏遠通信不便。等韋珣接了同族到臺島之后腐朽的清廷總算弄清楚了韋珣的來歷,知曉了韋珣這個領頭的跟腳之后,清廷就動起來歪心思,打算用他的遠親同族脅迫韋珣歸附。
只要韋珣帶著臺島歸附,世人必然以為“大清”依舊如日中天,必然可以復振一下“大清的威望”,挽回在朝鮮屬國慘敗和甲午海戰慘敗丟的顏面,震懾南方開始不怎么聽話的督撫。
可惜興義府的清軍衙役氣勢洶洶的沖到韋珣老家,此時已經是人去樓空,再看其他親族,連佃戶都被帶走了。
在興義府沒有找到一根毛的清廷自然是怒不可遏,在老妖婆親自下旨督促下,整個遵義府、重慶府三萬多韋氏族人被清廷地方衙門抓捕看押。
等到韋珣收到這個信息的時候已經是十天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