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借著海戰勝利的的氣勢和戰略上的優勢和“準協約國”達成和解,那么韋珣就可以安穩的種田幾年,之后一統華夏。雖然以后收復外東北會因為西伯利亞鐵路和海參崴要塞付出更大的代價,但是到時候底牌更多,國家實力更強。
另外一邊是硬抗死磕,和日、俄死磕,可這樣哪怕暫時獲得了一時的優勢暫時收復了外東北,一旦毛熊的波羅的海艦隊氣勢洶洶的花費幾個月從地中海到達亞洲,那么制海權丟失是必然的。制海權丟失之后腳盆雞將會再度有能力發起登陸作戰,崩盤是絕對的。最壞的結果是死磕上幾年之后治下百姓厭戰高漲,財政空虛,初步建立的統治政權將會搖搖欲墜,那些“大清的忠臣”和“腐儒”就會跳出來說韋珣是個楊廣一般的暴君窮兵黷武。
死磕硬剛,那就是自尋死路,現在的復興軍雖說比北洋六鎮強多了,可薄弱的工業實力擺在那。一旦大量彈藥的庫存因為戰爭消耗,那就跟古代打仗軍糧斷了一樣致命。
歸根結底還是底蘊不足,工業實力是決定一個國家強大與否的重要因素。
好在距離歐戰還有十多年時間,以如今的工業科技水平加上沒有技術封鎖,很多重要的工業設備甚至連制造母機都可以買到,想要追趕并不困難。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心中已有計較的韋珣調整好心態,越是這樣的時候越要給手下人一種一切盡在我掌握的感覺。揉揉眉毛,他換上和煦的笑容和那一如既往的從容走出房間,辦公室其他位置的侍從都齊刷刷將目光看了過來。
這些人可以說是華夏一國的軍政人才中最拔尖的那一撥。雖然都很年輕,做事也稍顯生澀,但是對于世界格局和己方面臨的各種困難的危機都一清二楚。
這是因為韋珣把他們當作研究生博士生來帶,平日里工作不忙的時候都會讓他們分析一下國際上發生的戰事,列強的政務法令的更易,以此來培養他們的能力。
毛熊陸軍在瀚海向復興軍防線發起進攻取得的效果甚微,補給兵源的運輸困難讓毛熊開始思考破局之策。
而華夏海軍的和腳盆雞聯合艦隊的決戰讓他們找到了新的思路——海軍。尤其是華、日海軍決戰以華夏海軍略微優勢取勝告終,主力戰列艦折損近半。
只要抽調波羅的海的艦隊和黑海艦隊的主力,組建一支強大的海軍艦隊從歐洲到東亞,到時候獲得制海權之后盟友腳盆雞就可以暢通無阻的實行渡海登陸作戰。
屆時東北戰區的復興軍腹地的大平原四處出擊,那么東北的戰局將會瞬間逆轉。
至于駐清公使傳來的法國人愿意幫助華、俄達成和解的斡旋,感覺被遠東的黃皮猴子偷襲大大的落了列強顏面的毛熊直接表示自己有能力也有決心取得戰爭的勝利。
波羅的海艦隊即將啟航,這個消息時奧匈帝國傳遞的。復興黨或許會因為海戰的勝利盲目自信一段時間,侍從室的各科成員可不敢那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