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下來進入高原之后為了鎮壓私軍會增加不小的傷亡,不過韋珣考慮的是高原那邊長久的安定。
他可是知道那邊哪怕是在百年后都出了幺蛾子,最好是這一次就以血腥手段震懾住他們。
高原那地方,武力解決的只是表面矛盾,真正讓人頭疼的是宗教問題,順帶著還要外蒙那一片,也是一樣。你說讓他們信吧,所謂的“活坲”影響力太大,遇到不聽話的純屬就是給國家找麻煩;不讓他們信吧,底層的普通民眾甚至奴隸主的奴隸都會不樂意,然后造你的反。
真是個讓人頭疼的問題。
韋珣計劃花上四年時間,練上三個師合編為一個軍,然后直接翻過生活環境困難的喜瑪拉雅山脈,到另外一邊的高原地帶去。只要翻過山脈,另外一邊氣候就溫暖得多。
不過可惜現在能駐軍的地方只有尼泊爾和不丹了。
1789年至1792年與中國清朝發生沖突,史稱廓爾喀戰役,從此向中國清朝稱臣內附,屬于中國。
1814年,尼泊爾遭到英國入侵,被迫割讓大片領土給英屬印度,外交受英監督。
1846年,親英的忠格·巴哈杜爾·拉納將軍發動政變,國王大權旁落,拉納家族世襲首相。
1923年,英國承認尼泊爾獨立,并與尼泊爾簽訂了“永久和平條約。
也就是說現在尼泊爾依舊是附庸屬國,是清廷的地盤,韋珣的軍隊可以打著進攻清廷的名義進攻這里,然后制造一些摩擦,重新扶持原有的王室作為傀儡。
不丹的情況也差不多,1772年,不丹遭英國入侵。1865年強迫不丹簽訂《辛楚拉條約》,不丹被迫割讓2000平方千米土地.現在依舊名義上還是清廷的屬國。
名義有了之后,復興軍可以名正言順的駐扎這里,再調遣軍隊消滅一些“想單飛”的武裝,然后得到這里幾十年的和平。
以張振武的火爆脾氣,韋珣估計到時候那些搞事情的人恐怕被送到攀枝花挖礦都是幸運的。
總司令部在4月底就派了七個師編制的軍官團前往川省,主要目的除了編練以后要駐扎藏區的一個軍之外,還要依托天府之國的大量人口組建另外的軍隊。
現在的川省還不是辛亥年之后的軍閥混戰,袍哥勢力的影響十分大,因為他們掌握著川省大量的青壯。出門遇到三個男丁,其中兩個就是袍哥。
可以說袍哥在川省根生蒂固,想要鏟除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一旦動手整個川省就是家家戴孝。
復興黨的權威還沒有完全建立,只能以法律形式來禁絕違法犯罪的事件,然后私下又派人聯絡龍頭這樣的人物,讓他們約束手下,拉攏這些人打壓不守規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