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他們也不是一點信息也沒有搜集到,通過商船偽裝借用大型望遠鏡他們將洋浦的十一座岸防炮臺和雷區布置摸得一清二楚了。
所以在“飛龍騎臉”般大優勢的情況下,聲勢浩大的大艦隊在夜幕中越過瓊州海峽。
這一計劃是腳盆雞提出的,理由是借助夜幕的掩護大艦隊在到達洋浦之后可以減少華夏海軍岸防炮臺的威脅。
當燈火管制狀態中的大艦隊到達洋浦灣,星星點點的燈光開始引導艦隊調整陣型。
夜黑風高,當第一輪炮擊響起,軍港的所有炮臺都想起緊急哨音。
敵人軍艦離開那霸的消息早已經被華夏海軍的偽裝商船通過電報傳達到總部,后續的偽裝商船甚至跟蹤大艦隊到達香江。
之后為避免被敵人覺察異常,不得不在香江進行補給然后駛向南洋。
不論是華夏海軍軍艦還是岸防炮臺,都是全員三班倒的在崗位上待命。只是因為這個時代沒有雷達,無法偵測到敵軍艦隊的具體方位。
大艦隊在第二輪炮擊的時候,所有的岸防炮臺和艦炮已經調整好射擊諸元。
此時已經時夜晚三點,正是能見度最低的時候。
大艦隊只能依靠影影綽綽的港區作為瞄準目標,估算前兩輪的炮擊。而華夏海軍則只能通過敵人的炮火來判斷敵艦的具體位置。
很顯然,敵人的目的達到了。面對已經有了射擊參數的岸防炮臺,軍艦襲擊港口借助夜幕是最好的選擇。
“轟!!”一聲猛烈的巨響,洋浦尖(不知道這里的地名隨便起個)三號炮臺的岸防火炮成功發射。
炮組組長一臉緊張的看著這枚炮彈,直到帶著尾焰的炮彈落在海面,隱約可見炸起一大團浪花。
見到沒有命中戰艦該有的火光,炮組組長跑到一個手搖電話前撥動數字:“團長!今晚沒有亮光,無法進行射擊諸元修正,請求使用探照燈!”
對面那頭的團長聽到射擊位置距離敵人最近的三號炮臺都沒有命中敵人的信息,他焦急的來回走了兩步,然后才重新對電話那頭說道:“此事重大,我需要向上面請示。”
“什么?探照燈要不要開你比我清楚!你連開個燈都要請示我要你干嘛!敵人都欺負到臉上了你還縮手縮腳的!”
岸防炮團團長聽到自己的上司洋浦軍港警備司令這樣訓斥自己,頓時明白了自己犯了錯誤。
比起一堆只會發光的探照燈,保住戰艦和避免軍港遭受損失才是當前最重要的。
這也不能怪他,當初韋珣就考慮過在沒有雷達的情況下無法保證己方軍港不被敵人突襲。
尤其是在夜間,戰艦進行燈火管制之后無法根據炮彈落點修正射擊參數,到時候軍港就是一個巨大的靶子。
最重要的是華夏海軍在遠東的主要對手是喜歡偷襲的腳盆雞,這個不擇手段的敵人讓韋珣不得不挖空心思發掘時代的科技新技術以及對戰爭的用處。探照燈就是擔心能見度過低的夜戰情況下的視線問題。
【作者題外話】:日俄戰爭中就已經啟用了探照燈,所以主角靠著未來的知識用上探照燈沒問題吧?有線的手搖電話更是1881年,有個叫彭名保的安慶候補知州還在1889年做過手搖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