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軍大艦隊已經在為第三戰列艦編隊進行炮擊掩護,彼得羅巴普洛夫斯克號和塞瓦斯托波爾號兩艘戰列艦哪怕是護衛戰艦全部出動也沒有動搖華夏海軍擊毀他們的決心。
兩艦此時已經搖搖欲墜,十分鐘的時間遭受十四輪炮擊,也就是他們運氣好,四十二門305毫米艦炮的集火攻擊只是讓他們重創,幸運的沒有沉沒,但是此時他們的航速已經只有10節不到。
除了炎帝號被一枚魚雷擊中四個水密艙進水之外,華夏海軍三個戰列艦編隊都只是受了一些磕磕碰碰的輕傷。
聯軍大艦隊見到彼得羅巴普洛夫斯克號和塞瓦斯托波爾號兩艘戰列艦已經無可挽救,只得全速向東北方向轉向。
它們打算趁著華夏海軍被第三戰列艦編隊和第二巡洋艦編隊糾纏的時候撤出戰場,保存海軍實力。
比起華夏海軍20節的航速,他們的戰列艦最高航速只有18.5節,為了照顧受創的愛宕和美濃二艦,航速更是減低到16節。
華夏海軍見到這個情況沒有貿然改變進攻目標和轉向追擊,因為此時華夏海軍的航向是東北偏北,比需要進行大迂回才能轉彎向東北的聯軍大艦隊有充足的時間追擊敵人。
五分鐘后,華夏海軍徹底將彼得羅巴普洛夫斯克號擊沉,甲板上面的火勢已經無法控制,沉沒也只是時間問題。
因為炎帝號不幸被擊中水密艙,戰艦航速只有17節,想要跟隨大部隊會嚴重拖延艦隊整體航速。
總旗艦舜帝號下令第二重巡洋艦編隊和第三輕巡艦編隊和炎帝號清剿殘敵之后開始加速向東北方向移動。
此時的聯軍大艦隊距離華夏海軍七海里,但是因為七艘的三等巡洋艦(等同輕巡)和九艘驅逐艦斷后,在魚雷封鎖航向的時候不得不進行走位規避。
等到華夏海軍的第一重巡洋艦編隊和第一輕巡編隊脫離戰斗過來協助清理敵艦的時候,聯軍大艦隊已經在十五海里以外了。
不過這絲毫不會影響華夏海軍追擊的熱情,從臺島海峽到腳盆雞的那霸軍港大概距離是四百五十海里。
華夏海軍將戰場放在臺島海峽而不是放在東沙海域就是擔心一旦戰局對華夏海軍有利,敵艦會進入英國人的香港殖民地尋求庇護。
隨著追擊距離的越來越近,雙方巡洋艦和驅逐艦已經被甩在十海里外各自為戰。此時正是雙方主力進行對決的重要時刻。
七艘聯軍戰列艦八島號、富士號、愛宕號、美濃號、斯維特號、奧斯利雅比亞號、勝利號組成前三后四的戰斗隊形用艦艉火炮進行攻擊,華夏海軍則為了更快的追上敵艦形成同航戰,沒有進行反擊。
因為在高速航行下打出的炮彈準確率會大大的降低,這也是之前幾次迂回轉向尋找優勢位置的過程中華夏海軍沒有對敵艦造成大量有效傷害的原因。
在半小時的強壓通風后,華夏海軍與聯軍大艦隊形成同航戰。
此時的華夏海軍堯帝號二艦在與大艦隊形成同航戰的過程中不幸被敵艦八島號擊中前甲板,伏羲號艦首炮塔轉向失靈。
不過華夏海軍絲毫沒有放棄追擊的打算,艦炮噴涌著怒火向四海里同向行駛的聯軍大艦隊發射炮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