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腳盆雞和毛熊擔心海參崴的部隊在華夏海軍到來之后無法撤離,在華夏海軍還未動身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撤退的步伐。
聯軍在華夏海軍還未到達的時候就撤離了近半的部隊,當海參崴港口被嚴密的封鎖之后,海參崴守備的毛熊殘余部隊和腳盆雞一個師團宣布投降。
海參崴、旅大、丹東三地的困局得到解決之后,華夏復興軍一改之前的防守態度。
先是從遼東半島調集八個師兵力集結于鴨綠江畔,作出不日就會大舉進攻打過鴨綠江的模樣。
在華夏魯省半島和渤海灣沿海征募船只,磨刀霍霍的準備向朝鮮屬國的仁川登陸。準備登陸的部隊有六個師,第一批預計登陸兩個師,先行占領仁川,等待后續部隊的運輸。
這個決定一擊便擊中了腳盆雞在朝鮮半島的要害,漢城可是朝鮮屬國的都城,是京畿核心地帶,一旦漢城丟失,原本這幾年被鎮壓漸漸銷聲匿跡的朝鮮反抗勢力將會在朝鮮半島重新舉起抗日的旗幟。
而漢城和仁川一帶乃是溝通朝鮮半島南北的重要通道,一旦漢城丟失,腳盆雞想要不論是從北方撤退南下還是向北增援都要繞道山區丘陵,大大增加耗費的時間。
除了派出在仁川登陸的部隊,海軍司令部也將海軍陸戰隊集結起來,準備依靠海軍的力量進攻濟州島。
濟州島位于東海,面積1825平方公里,處于朝鮮半島的南端,在全羅南道西南100公里,隔濟州海峽與半島相望。
東面與腳盆雞的對馬島及長崎縣隔海相望,西面與華夏的滬城隔海相望,北距韓國南部海岸90多公里,地扼朝鮮海峽門戶。
現在腳盆雞控制了對馬島,也掌控了朝鮮海峽和對馬海峽。以腳盆雞的貪婪,哪怕控制了對馬島也不可能讓其割讓這個地方。
不論是腳盆雞還是它背后的英國人,都不會愿意看到華夏海軍掌握對馬海峽。
因為只要對馬島在復興軍的掌控之中,腳盆雞的北部沿海城市和南部沿海城市在未來的戰爭中必然會被復興軍大舉進攻或者被艦炮摧毀。
而且復興軍明擺著要從毛熊身上狠狠的把之前滿清丟的外東北地區收回去,那么掌握對馬海峽復興軍不論是在戰時還是在和平時期對海參崴一帶的補給增援都會被限制。
隨意華夏海陸軍總參謀部在商議一番之后將目標放在濟州島,雖然比不上對馬島,但是戰略地位也極為重要的。
制海權的掌握讓復興軍好好的體驗了海軍強國掌握制海權的好處,濟州島登陸戰和仁川登陸戰都在海軍艦炮的支援下輕松站穩腳跟。
濟州島守備的部隊不過一個中隊,復興軍登陸了兩個團的兵力在三天內就將其一網打盡。
在仁川登陸的復興軍短短六天就投送了四個師的部隊,此時的腳盆雞朝鮮半島超過七成的兵力都集結在龍川郡(鴨綠江對岸),守備漢城周邊的只有一個師團。
十月17日,復興軍五個師將一個師團的日軍團團包圍在漢城,兩個師的兵力則兵分兩路向南部的清州和安東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