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珣說完就直接離開會場,留下康格和幾個白頭鷹外交人員面面相覷。原本康格只是習慣性的用應付滿清的外交辭令來推脫他們的責任,只是沒有想到韋珣那么干脆的就離場。
現在的白頭鷹還不是一戰之后的鷹醬,論國際影響力也就和意大利差不多;論工業、科技和德國差不多。
華夏目前緊缺的都可以從德、法、奧匈三國買到,對于和白頭鷹的產品并不需求。不僅貿易洽談終止,韋珣在考慮以排華法案來搞一波事情。
首先是借口排華法案,禁止復興黨控制的省份出現白頭鷹的產品,鼓勵國內的商賈發展輕工業,替補白頭鷹離場之后的市場空白。
其次是大肆渲染華工被當作“豬仔”誘賣到白頭鷹那里,結果辛辛苦苦靠自己的努力有點家底,然后被一個排華法案徹底被白頭鷹的人鼓孤立排斥。再宣傳一下華工被故意傷害、被搶掠的慘狀,喚醒一波國民的國家、民族、人種的意識,熏陶一下他們的愛國情緒。
關于排華法案,滿清從1876年起曾不斷對白頭鷹迫害華僑提出抗議。對此,白頭鷹或以不能干預地方事務來推脫責任,或干脆不予置理。
后面一直被列強摁在地上摩擦的滿清明知白頭鷹排華后果嚴重,步步退讓。于1884年與白頭鷹簽定新的條約,10年內禁止華工赴美。
這一條約標志著滿清承認白頭鷹排華法案的合法性,使白頭鷹政府更加感到華夏軟弱可欺,排華益發肆無忌憚。
只能說滿清太不爭氣了,換做是韋珣,你壓迫華工我就禁止你的產品,大家互相傷害啊。
不過滿清一向不把八旗之外的華夏人民當“人”,不論是之前的蘭芳等南洋華僑勢力還是旅順被屠殺的民眾,亦或者是琉球這樣真心把華夏當作宗主國的藩屬國,還有因一紙條約將臺島整整三百萬民眾放棄。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這幾乎是二次鴨片戰爭之后滿清的執政綱領,只要能保證他們統治的穩固,哪管得上其他的。
如今華夏在復興黨的治理下一片興興向榮,復興軍攜海陸連敗日、俄的鼎盛軍威,又奪了京城,將老妖婆在關溝羞辱得毫無顏面。
這群愚蠢的只知道奴役華夏各民族的統治者,已經再沒有和韋珣爭奪華夏的本錢。要不是他們還有點用處,要不是復興黨沒有足夠的干部到地方去主持政局,要不是華夏的工業沒有發展起來不足以對抗列強,韋珣早就下令軍隊好好收拾他們了。
一月21日,華夏復興黨宣布:因白頭鷹國施行嚴重違反人道主義精神的排華法案,自一月21日其對該國入境產品加增十六倍關稅,對售賣二月28日之后該國的商鋪和個人增收二十倍稅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