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月底英國人得到德國建造八艘無畏艦到現在腳盆雞訂購四艘無畏艦的消息,這場由他親自掀起的海軍競賽短短兩個月時間就卷起偌大的波瀾。
光想著依靠無畏艦在未來戰爭中欺負戰列艦了,自己卻沒有想到外交關系、列強反應的問題。暗自罵了一下德國人為嘛那么不小心之后開始考慮如何應對局面。
其實也是韋珣錯怪了德國人,以現在英國的影響力,在德國布置一些間諜探聽這種根本無法隱秘的大事件是沒有太大的困難的。
韋珣苦思冥想兩天,又問了一下總參謀部和海軍司令程璧光,最后都得出一個結論:“加購!”
而且不是加購一艘,考慮到英國人和腳盆雞的關系,考慮到白頭鷹、法國和華夏的外交惡化,這些因素加起來華夏最少需要加購三艘無畏艦。
原本韋珣是秘密讓德國建造,自己猥瑣一點慢慢發育華夏的造船工業。現在一下子自身必須加購最少三艘戰列艦,這結果可不是一般的酸爽。
海軍競賽可不是你想退步就退步的,無畏艦一艘建造最少要十四五個月,這還算快的,慢的話再多三五個月也不是問題。
可德國海軍造船廠的實力,同時建造八艘兩萬五千噸的已經是極限。奧匈的船廠又要給自己建造兩艘無畏艦來維持顏面,原本就比較側重于陸軍的奧匈帝國根本沒有多余的船塢來給華夏海軍建造。
意呆利這個二五仔就更不用說了,韋珣擔心一些比較先進的技術可能在一戰就要被意呆利作為籌碼賣給協約國,哪怕意呆利有實力可以承擔三艘無畏艦的建造,韋珣也不敢下單啊。
英法美三國本來扶持腳盆雞就是為了對付華夏海軍,想要找他們買船是做夢,就算人家敢賣,華夏海軍也不敢放心的用啊。
結果最后韋珣得出一個結論:“不作死就不會死!”
這件事情韋珣自己把自己氣得不輕,不過氣歸氣,在確定沒有妥善的辦法解決之后,韋珣決定另辟蹊徑。
現在的洋浦造船廠設備、材料都和德國差距不大,最缺少的是華夏沒有建造經驗。
韋珣想到的辦法就是買不如自己造,哪怕晚上一兩年,那也可以接受的。因為在他的記憶中1901到1906年在東亞都不會有太大的戰爭了,比較俄、日兩國已經沒法再因為華夏的東北進行日俄戰爭。
于是原本計劃召回即將肄業的留德海軍和船舶制造的工程師都被要求留在德國。
外交部也聯絡德國表示了華夏目前的難處,希望這些人可以到德國海軍的造船廠實習,參與建造積累經驗。
海軍軍官則加入德國海軍進行實習,等華夏海軍部秘密派送戰艦上的水手和其他船員,無畏艦建造好之后舾裝并在北海試航服役,到時候直接把船開到華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