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繼無人的問題極為影響勢力的未來發展,一旦韋珣發生什么意外或者沒有子嗣,未來的的復興軍和復興軍黨內部都會因為權力爭奪出現波折,甚至于可能分為幾派相互攻伐。
就因為韋珣沒有繼承人,韋珣有兩個堂哥就被人蠱惑想要在軍中和政黨之中獲得一定地位,其中意味自然不用想都知道,無非是為以后接替韋珣做出準備。
可韋珣年輕氣盛身強體壯,為什么需要他們做準備呢?不用想都知道他們動了歪心思,正所謂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以他們和韋珣是親族的關系,想要動手腳對韋珣下黑手,那成功率可就大了。
韋珣的安危干系復興軍和復興黨的內部穩定,這兩個“不甘平凡”的韋珣親族自然遭到黨內軍方的全力抵制。
他們的小心思被人告訴給韋珣之后,他當時就是心中咯噔一下。讓人秘密探查了具體情況,發現原來是兩個族親的父母親長被人蠱惑,又是個年輕狂妄的年紀,覺得韋珣能做他們也能做到,動起歪心思。
這件事情不比以為族人找上門求官求職。那種情況韋珣雖然都是言辭拒絕,但是也詢問他們的志向和興趣,讓他們去學習相關的知識,讓他們靠著自己的能力。
對于起心思的兩人處理結果韋珣也一改以往的和善,直接以通敵的罪名將他們和參與此時的其他人都處理了。
只這一次,牽連的韋氏族人就有七十多人。為間諜人員奔走的,傳遞消息的,幫忙籠絡政客和軍官的。
看著一長串牽連入其中的人,韋珣心中越發的冰冷。不論是韋珣的爺爺還是族中德高望重的人來規勸,韋珣都是一臉冷意的拒絕。
結果自然是大大的震懾了其他人,也讓家族和他有了不小的隔閡。
家族的老人和同輩們認為兩人雖然心思不正,可也沒有釀成什么大錯,隨意責罰一下就行,都覺得韋珣做得有點過了。
韋珣當時就把各房的族人在廣州的叫到一起冷著臉說道:“各位雖是我的親族,客如今時代不同了,講究的不再是一家一信之天下,講究的是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你們想要過好日子,湊點錢辦個工廠,怎么也能賺錢糊口。”
“要是一天天想著我一人得道,你們都雞犬升天,從此成為王公貴族,皇室宗親?”
“我告訴你們這是做夢,有這種想法的最好趕緊回到老家種地去。”
“別說你們,就連我爺爺,我父親叔伯都不會被封爵封王。具體的我也懶得給你們說。想要回老家安生過日子的,那邊地那么多,雇人種地一天喝點小酒日子不比以前好?”
“不想回家想打拼點成就的,想從政從軍就得靠你們的本事了,想要從商,我也可以借你們點本錢,指條發財的路子給你。要是想要像我三叔那樣專研文學,想嘉鳴那樣想要做工程師,那就更好了。”
打那之后,韋珣除了信任的族人,理都不理這些人,他打算看看他們能翻多大的浪花還是自己知道幾斤幾兩安心過日子。
在前世韋珣每次看到史書或者電視種演繹的父子反目、子侄相害,只以為是個例或者做皇帝的家伙心眼小容不得人。
直到自己身處其為,才明白其中的緣由。
這種事情有一就有二,一個人動了心思其他人知曉了要么靠攏,要么就是自己搞個山頭。別管事情發展是在謀劃中還是只有了這個意圖,唯有雷霆手段將參與此時的人處理,震懾其他人,讓其不敢起心思。
這次韋珣大張旗鼓的帶著陳秋怡在廣州城游覽一圈,一是為了讓政黨和軍隊安心,另外一個就是告訴家族的其他人,別動什么歪心思,你們沒有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