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珣聽了這個主意之后就拍板決定了,滿清在各省大肆斂財,大量金銀會聚攏在他們手中。可西北沒有工業,整個遠東也只有復興軍有兩條奧匈槍炮的彈藥生產線。賣再多的槍械給滿清也不擔心,就算一支步槍配送子彈五十發,以滿清軍隊的射擊水準,不過能打三四場戰爭,打完了子彈的槍支不過燒火棍而已。
再說韋珣也沒有打算和滿清正面開打,他要做的就是一步步用兵勢逼得滿清往西北逃跑。
現在滿清的策略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必定要被復興軍收復的洛東各省,名義上的統治能維持多久就維持多久,借此機會搜刮財富重整軍備。
晉省因為地形復雜,加上士紳商賈在滿清逃到太原的時候就好好的招待,捐錢納物那是比滿清皇室旁支都用心,所以借晉省復雜的地形及士紳商賈的支持和復興軍周旋,為滿清的軍備重整拖延時間。
晉省的大部分資產階級都明白滿清的存亡關乎他們的身家性命,關乎他們的榮華富貴,哪能不全力支持?
不論是明末為了錢財和利益投靠滿清,還是在清朝鼎盛的時候依靠天下第一商幫(指官面上的影響力)的名頭,依靠“皇商”這塊招牌,晉商在新華成立之前可以說是發展得極好的。
大部分人都以為韋珣要先奪下財賦和人口頗多的洛東各省,不論是復興黨還是復興軍,亦或者是站在對立面的滿清勢力。
唯獨軍政雙方的高層知曉韋珣的戰略,那就是先收復晉省,處理晉商斷了滿清的主要支持力量。隨后出兵外蒙,解決外蒙的分離團體,修筑庫倫到北平、庫倫到卡班斯基兩條鐵路,為瀚海防線建立新的補給路線。
現在滿清也不再為制衡漢人憂心了,如李鴻章這般的重臣都是復興軍主要的解決對象,大部分滿漢中樞大臣和其家眷都在關溝一旁的南口埋著呢。
滿蒙漢八旗、清廷官吏、王公大臣、滿清王室離開之時只來得及攜帶部分金銀和便攜的珍寶,復興黨由此獲得了大量的文物。
除此之外,復興軍在直隸一帶抄沒了大量田莊店鋪,屋舍宅院。
整個北直隸,人口現在比黑龍江還少。接到這個人口銳減的報告之后,韋珣毫不在意。后世的那些遺老遺少可是靠著他們祖輩掠奪所得的文玩田宅過著富足的日子,還成立了一些產業明里暗里的宣傳“大清圣明昭德”。
現在走了正好,韋珣還覺得以后自己到了北直隸,隔三岔五見到遺老遺少呢。就算清理了遺老遺少,那些普通滿蒙八旗呢?世受皇恩的漢八旗呢?
要是一個疏忽,這些人刺殺自己或自己的親人那可就虧大發了。這個年頭可不是后世那般和諧,也不像火器時代之前那般刺殺手段少。
一支精心制作的高準度步槍配上瞄準的倍鏡,一千米以內可以保證六七成的命中,大威力的爆炸也能搞刺殺。
遠的就不說了,十三年后一個叫斐迪南的倒霉孩子就是被人用槍暗殺,第一次躲過去了還頭鐵的繼續前進,最后血染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