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類經濟中心側重不同,發展不同,設立陪都的目的也是為了促進地方經濟。我的意見是不設立陪都,以經濟中心的新模式來替代。”
“畢竟現在是新時代,我們也要與時俱進嘛。”
鄭祖蔭的話讓韋珣心中暗自點頭,設立陪都是為了促進地方發展,設立經濟中心也是為了地方發展,兩者雖不沖突。
在他看來陪都制度有沒有其實都一樣,后世不就是有所謂的魔都、霧都之類的別稱。
不過經濟中心比陪都更具現代意義,以后想要增設其他的經濟中心也不會像陪都一樣顧慮重重。
五個經濟中心也極為符合未來華夏的發展,不論是經濟、人口、發展潛力都是經過民政部的各部門商議調查得出的。
參與會議的十幾人都是復興黨各部門主官,未來也是華夏建國后的第一批部長。韋珣雖然心中已經有了計較,不過還是認真聽完其他人的意見。
等最后一人說完意見,韋珣轉身看著會議室內掛著的巨大地圖,假裝思索了一會兒就說道:“鄭總理說得對,新的時代不必局限于我們的文化傳統。以經濟中心替代陪都這一名詞,不僅可以確定經濟中心的獨特地位,也能鞏固首都的權威。”
聽到韋珣拍板,其他人也表示自己的贊同。雖然名義上復興黨除了軍事什么都能管,實則他們都知道韋珣雖然不是復興黨黨內的人,話語權卻比他們都要高。
加上平時韋珣輕易不會發言,一旦發言除非是查漏補缺,否則都會被韋珣駁回,時間久了也就形成習慣了。
秘書長陶成章見到韋珣點頭,于是再次站起身說道:“首都制度已經議定,接下來的商議的議題是:定都哪個城市。”
“目前候選城市有:北平、南京、武漢、廣州、西安。”
陶成章的話結束之后,眾人再次開始發表自己的意見。
五個城市是依托即將設立的五個經濟區來選定的,其他如成都、沈陽、鄭州在第一輪挑選的時候北淘汰了。
五個城市各有各的優勢和劣勢。
廣州目前是復興軍統治的核心區域,根基穩固,未來華夏向南洋擴張也距離不遠,利于增加對南洋的掌控力。不過缺點也是有的,距離北部和西北的疆土都極為偏遠。
西安被選中的愿因是十六朝古都,選在此處可彰顯華夏的文化底蘊;不過缺點也極為明顯,經濟難以發達起來,關中平原生態破壞極大,哪怕是現在韋珣將滿清驅逐到西北戈壁,關中需要最少四五十年才能恢復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