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藤博文內閣總辭職之后,桂太郎為首相組建了新內閣,初次組閣的他迫切的想要獲得政績,對于加藤高明的話他聽了之后點頭表示知道了。
山本權兵衛見外務省發言,海軍兩次海戰都敗于華夏的事情讓他們海軍人員一直備受國內各方的指責。如今居然要和華夏改善關系,一門心思想要報仇的他們哪能愿意。
“我們已經在英國訂購的三艘戰列艦已經開始下水,三艘購買的伊勢級已經服役。以我們和華夏的海軍差距,只要再訂購兩艘無畏艦就可以獲得絕對的海戰優勢。”
只是他的話桂太郎依舊毫無波東,原因是桂太郎是陸軍派,山本權兵衛是海軍派。如果支持海軍省的建議,必然會影響陸軍的預算。
一場內閣會議因為海陸軍兩派的隱形爭斗中結束,日本內閣最終沒有決定是否改變對華夏的策略。
沙俄新任的外交公使雷薩爾將華夏的軍事實力報告給國內之后,反復強調必須加強伊爾庫茨克州的防務,如果和華夏在貝加爾湖開戰,那么必須預先囤積超過一年用量的彈藥和物資。
除此之外,他還建議沙皇要么迅速派遣軍隊奪下西北疆省地區,要么就加大對滿清的武器貿易,將武器低價售賣給滿清,讓其在未來戰爭中于華夏西北牽制復興軍的兵力。
比起態度不同的協約國陣營,同盟國就格外的激動了。
沙俄在東亞丟了領土和面子之后,對奧匈趁機擴張在巴爾干的勢力范圍極為痛恨。
面對急需發泄的沙俄,奧匈帝國雖然在外交上寸步不讓,新的強力準盟友出現,讓奧匈在未來的外交上可以更有底氣。
尤其是在英日兩國加入協約國陣營之后,有華夏的加入,在氣勢上不會弱了協約國。
德奧意三國交流一番之后,決定拿出一個無法拒絕的條件邀請華夏正式加入同盟國。
奧匈幾次見到華夏官派的留學生都選擇的德國,明白沒有什么可以吸引華夏。尤其是之前華夏復興軍訂購的曼利夏M1895步槍居然只用了一次戰爭就退役了,這人奧匈覺得很沒面子。
工業科研和技術都沒有什么被華夏看上的。不過為了這個可以夾擊沙俄的盟友,決定砸一筆錢。
而德國為了讓華夏真正的在東方牽制住部分英國海軍和威脅協約國殖民地,決定將太平洋的島嶼低價出售給華夏,像是困擾華夏許久的大口徑艦炮和多次尋求購買的蔡司觀瞄設備都愿意共享技術并扶植華夏。
至于意呆利,依舊是在陣營之中摸魚(表示支持)。
拿到徐錫麟的外交報告之后,韋珣看完內容之后哈哈大笑:“想不到如今我們也成了香餑餑。”
他感嘆一聲之后,見到參謀部的人都將目光放在自己身上,于是把同盟國邀請華夏加入陣營的內容遞給眾人看。
見到眾人都面面相覷,韋珣拿著長桿指著墻壁上的南洋地圖說道:“德奧意三國同盟在去年英日兩國加入協約國陣營之后,壓力大增。這次他們給予那么大的優惠條件拉攏我們,看似我們得了很多好處,實則會徹底卷入和協約國的對抗之中。”
“我們的加入,同盟國實力大增,在外交中有了底氣更不會進行退讓,必然會讓兩大陣營的對抗更加激烈。這顯然是對我們目前謀求發展工業的政策是極為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