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法蘭西一直都是華夏的朋友。不論是當初韋尋求一個訓練士兵的地方還是購買武器和工業設備,我們都有良好的合作基礎。在六年前,我們將河內平原租給貴國的皇帝陛下的民墾公司耕種,還出售了錦普地區給你們。”
說道這個,阿德里安心中不由肉疼,錦普有煤礦的事情他們是知道的。當時因為阮朝的影響利,法國對于北圻的掌控力不足,正好韋珣提出愿意提供雇傭兵,這正好彌補法國在東南亞的部隊人數。
錦普地區僅煤礦每年就價值三千七百多萬法郎(一百五十萬英鎊),加上民墾公司每年獲得的兩億法郎(近七百萬英鎊),如此龐大的利潤幾乎和法屬東南亞的殖民收益差不多了(不包括民墾公司土地租用)。
即便是已經商談好1903年起每年的土地租用費用是一億法郎,依舊讓他在國內褒貶不一。要不是他自己本身的關系夠硬,韋珣的民墾公司在入駐之前的殖民地收益并不多,這才保住了他的位置。
不過目前華夏已經徹底占據了河內平原,安南人被完全的驅趕出他們的勢力范圍。如果不是河內平原多達三百萬的華夏人,法國可能會考慮在1903年租墾協定結束之后收回土地自己耕種了。
可惜他們不敢,因為華夏人太多了,三百萬人最少可以組織起三十萬人的預備役。明里暗里的情報人員的調查都表達一個事實:一旦法國收回河內平原,那么戰爭不可避免。
尤其是在華夏有可能向同盟國靠攏的情況下,收回河內平原的想法被無限擱置。
和徐錫麟假意的交流了一通兩國的友好關系之后,阿德里安才說出了今天交談的主要內容:“法蘭西理解華夏對于發展工業的需求,本著我們兩國的友好關系,法蘭西愿意以成本價出售工業設備給貴國。”
“如果貴國想要派遣學生到法蘭西留學,我們愿意免除學費并進行食宿補貼。”
這話倒是讓徐錫麟提起興趣,法國的工業實力和科研都很不錯,只是之前韋珣不希望法國“自由”“皿煮”“浪漫”的風氣影響華夏的氛圍,所以優先選擇和華夏建國之后體制相近的德國派遣留學生。
事實證明韋珣的選擇確實不錯,德國和華夏都是新近統一的君主立憲國家,并且德國人嚴謹認真和愛國的態度也影響了留學生的三觀。
考慮到未來華夏的留德學生過多會造成親德情緒,選擇留學其他國家予以牽制還是不錯的。
徐錫麟雖然頗為意動,但是法國人不會那么白白犧牲貿易的利潤,必定附帶什么條件。
他鄭重的說道:“法蘭西愿意和華夏進行貿易,我們是極為歡迎的。不過如果貿易中附加有損華夏利益的條件,我們會考慮拒絕。”
“徐,貴國才建立,需要和平才能發展。你們現在和同盟國關系密切,除了獲得三個盟友,也會獲得四個強大的敵人。”
阿德里安對于徐錫麟的意動看在眼里,于是繼續說道:
“如果算上關系交惡的白頭鷹,以同盟國和你們的海軍實力,將會被世界孤立的。”
“德國佬目前以生產成本兩倍的價格出售給你們工業設備,這會極大的加大貴國的發展成本和發展步伐。”
說道這里,安德里安自信的笑道:
“如果你們愿意公開表達中立態度,法蘭西的工業設備將會以成本價出售給你們。我想對于急需和平發展的華夏來說,只是一個公開表態中立,并不困難吧?”
張口想要說什么但是只說出一個字就卡住了:“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