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擁有獨立的主權,雖然英國人和法國人、白頭鷹在南美洲有著極大的影響力,不過他們并沒有成為保護國,也沒有被納入勢力范圍。”
“以南美洲稀少的人口,我們可以輕易的擊敗他們,扶持傀儡政F,這樣我們就能擁有南美洲豐富的礦產資源和其他原料。”
德國不是沒有打過南美洲的注意,只是一直覺得南美洲距離遙遠,英法美三國又影響極大,很容易遭到反對。
“協約國和白頭鷹如果在外交上抗議和反對怎么辦?”
毛奇問道。
蔣百里看了一眼韋珣,得到示意后才開口分析道:“南美的位置并不重要,主要能獲取的就是原料。”
“如果我們同盟國一起出兵,他們不會為了南美洲和我們開戰的。”
“并且以德國的實力,謀求一個較大的殖民地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奧匈帝國和意呆利可以在巴爾干問題和非洲問題上做出讓步,緩和和協約國的對抗,先將南美納入我們的懷抱,擁有了南美的資源之后,我們的戰爭潛力將會再度提升。”
“這個事情過于重大,德意志需要進行商議。”威廉二世顯然是心動了,但是如何說服德國高層,這個還需要時間,不過他還是問道:“不知道華夏看中哪里?”
“華夏對于南美洲的殖民地并無太大的需求,只希望獲得硝石的部分所有權。硝石是華夏極為緊缺的軍工原料,這里也是全球最大的硝石產地。如果無法掌控這里,我們為戰爭儲備彈藥將會被拖延速度。”
韋珣沒有隱瞞,而是直接說出了華夏的底線。
威廉二世沒有急于就此事軍事情表態,而是說道:“這件事情需要德國內部商議。”
今天這一場見面華夏是主場,所以大多數時候都是華夏方面的代表在分析局勢和講解戰略計劃。其中有德國是同盟國一哥的原因,也有華夏作為秘密加入同盟第一次展現格局的場合。
之后的和奧匈帝國以及意呆利的戰斗計劃討論會以德國作為主場,即便這個作戰計劃是華夏提出來的,德國作為盟主兼國力最強的國家在那種場合必定會掌握主動權。由德國完善并布置戰略計劃,這樣他們在戰爭結束之后獲得的利益將會更大。
韋珣也不打算讓華夏跟著同盟國一條道走到黑,一戰爭取獲得東南亞和西伯利亞就能讓他滿意了。
到時候退出同盟國,讓同盟國和協約國在歐洲打生打死,華夏埋頭種田發展,依靠廣袤的領土和人口,華夏必定走向高速發展的道路。
至于同盟國陣營的勝算,韋珣倒是不擔心。因為只要華夏動用重兵攻入印度殖民地,英國人肯定會急眼,到時候為了保證殖民地的安全,極大可能會以責任有限為由妥協退出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