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軍區實力多寡不一,完全是按照假想敵來進行國防布置。這些布置都是常態化,進行的作戰訓練也是針對當地的特殊環境來進行。
以后如果發生戰爭,華夏的總參謀部將會動員預備役組建部隊,然后按照地域派遣兵力,避免因為不適應環境而造成的非戰斗減員。
華夏九大戰區的總司令分別是:臺島戰區總司令景振卿,南洋戰區總司令姜登選,北方戰區總司令郭松齡,東北戰區總司令吳祿貞,西南戰區總司令蔡鍔,東南戰區總司令鄧仲元,燕京戰區總司令傅慈祥,藏省戰區總司令曲同豐,臺島戰區總司令景振卿。
而在華夏的腹心地帶湖廣、贛省、川省、陜省和豫省,因為處于大后方,治安工作由警擦部門負責,遇到大規模**或者其他大規模暴力活動則由中殃下令地方武裝部動員人員、派發裝備去平定。
現在的警擦部門不論是武警還是民警在隸屬上已經劃歸民政部門,隨著執法技能的逐漸完善和改進,對于地方的治理雖說趕不上后世的2016年之后,但比之1990年左右也不算是差。
尤其是華夏目前對于槍支的管控雖然不是全面禁槍,但槍支的日常保管都是放在村委會,由縣武裝部門派人執勤看管。
這主要是考慮到目前華夏的國際外交形勢,一旦發生戰爭導致局部地區戰線崩潰,地方可以組織民眾進行反抗。
不過因為槍支的管理權在武裝部門手中,平日里的民眾沖突都沒有辦法獲得槍支使用權。
由地方武裝部保管槍支的情況,最少要持續最少五十年,到了那時候也差不多是天下太平,畢竟各國都被世界大戰折騰得損失慘重。
這一次擴軍不僅是陸軍,海軍的第一批戰艦建造方案已經拿到韋珣面前。
目前華夏的造船廠除了瓊州的洋浦造船廠實力最強,可以建造戰列艦之外,廣州的廣州造船廠、福州的福州造船廠和滬城的江南造船廠都擁有建造萬噸級的重型巡洋艦。
而在煙臺、青島以及旅大港口正在建設的船廠還需要兩年完工。
華夏海軍擁有五艘戰列艦和五艘無畏艦、十艘重型巡洋艦以及輕型巡洋艦三十二艘。
在第一批造艦計劃中,海軍軍備部門認為華夏目前使用的戰艦技術成熟,可改進的地方不多,所以可以繼續沿用。
主要改進的地方是在動力上,燃煤鍋爐的使用已經達到極限,很難有巨大的突破。所以海軍軍備部門認為應該使用重油來作為海軍的燃料。
韋珣看到這里不由得眉頭一皺,使用重油作為燃料那么在各個海軍港口也要跟著改建部分設施,在現在燃油鍋爐技術只是勉強成熟的時代,使用重油雖然在短期的航速上獲得巨大提升,但在長期續航上,補給不如燃煤方便。
“此項駁回,宜擬沿用燃煤鍋爐,余留改進動力系統之空間,以待將來燃油鍋爐繼續成熟再行改造。”
寫完意見之后,韋珣繼續往下看。
擬建六艘萬噸級重巡巡洋艦,同之前購于德國的重型巡洋艦和自行建造的重型巡洋艦,組成十六艘以南斗六星、北斗七星以及紫薇(幻豬割割毀了這兩個字/氣憤)、太陽、太陰組成十六艘重型巡洋艦。
這六艘重型巡洋艦由江南造船廠,福州造船廠和廣州造船廠承擔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