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只是購買專利的使用權和技術,花費并不算多,尤其是很多科研成果還沒有市場化,不購買其獨家專利價格并不高。
當然,在這其中自然有不為人知的陰暗面,比如不能購買的,難免會使用一些脅迫、恐嚇、綁架之類的手段。而某些韋珣標注的更是可能人為消失。
不過這樣的手段用的次數不多,大多數也有貌似合情合理的“意外事故”。執行這些計劃的幕后人員也都是通過中間人找當地的黑黨社會組織來執行。
等到時間到了1907年九月,各國的民間發動機研發技術超過六成被放在了延慶的“國家中秧機械研發局”的桌面上,之后被動力研發部的幾個部門共享研究。
這個“國家中秧機械研發局”主要的研究人員都是從德國留學歸來的研究生,他們是第一批和第二批到達德國留學并且獲得了碩士學位甚至博士學位的人才。
對于這樣的人才回國,一般都是兩類安排。先填寫歸國之后的志愿,是進入大學作為科目導師還是進入研發部門搞科研。
不過對于其中成績優異的成員,如果放到大學之中任教顯然是屈才了,各種科研部門就會邀請他們加入其中甚至由軍備部邀請他們組建專項研發的團隊。
僅僅1907年到1908年2月年關前,華夏在發動機方面就完全追趕上了歐美的工業強國。
并不是華夏的人才充足,研發團隊的實力強勁,而是在這個年代沒有什么技術封鎖,獲得了技術之后更不用規避/繞開該技術。
就跟抄作業一樣,一些國家擅長選擇題,一些國家擅長大題,有的國家擅長選擇題。而華夏這個學生把這些答案都找到了,只需要按照技術進行一定的改進,綜合各方面的優點,抄出來的分數自然不會比班里的幾個優等生差。
按照“國家中秧機械研發局”的預計,華夏有望在1908年年底完成在小型發動機方面的性能趕超(歐美)。
至于中型和大型動力系統,華夏想要趕上優等生,還需要等到德國大哥那邊出現新成果,成績得到提升才能追趕。
為了表示對機械動力的重視,韋珣不僅每個兩個月要視察一下研發進度,還對幾個對研發做出卓越貢獻的一批人頒布了爵位大肆宣傳。
華夏是個很神奇的國度,凡是要是上級高度重視,那么進度就會極快,凡是上級沒有表示重視,那就是按照常規程度打個六七折的速度。
說白了還是官本位制度的影響依舊根深蒂固,哪怕是現在國家更改了對爵位的獲得限制,依舊阻止不了對官本位的熱衷。
哪怕是沉迷科研的技術型人才,依舊期盼著能擔任項目主管,能研發自己心中設想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