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又跟奧斯曼同學達成對波斯灣這塊地盤的部分地區轉讓,把和英國這個班級上最強的大哥擴張的步伐擋住了。
英國想要對華夏下手不是一天兩天,但華夏在自家地盤不僅占據地利,地盤上的人馬眾多,兩家的距離也是極遠,大規模叫人手上們教訓他根本不現實,即便叫上人去還不一定在陸地上打得過,打過了英國人能撈到的好處也不多。
所以華夏幾次幾乎是挑釁老大的威嚴,依舊安然無恙。
然而班里人天天看著華夏和同盟國三人勾肩搭背談笑風生,但所有人都覺得華夏只是單純的想要靠著同盟國團伙抄作業,以此作為和法國來拉近關系。
對的,你沒理解錯。華夏和德國關系靠的越近,法國是最著急的,越是會拿出好處來拉攏華夏。一次次三國奇怪的外交情況都證明了這一點。
從一開始大量進口華夏的生絲、茶葉、瓷器、工藝品等產品,比德國還要低的價格出售工業設備,對于一些無關緊要的“小玩意(技術)”也大方的給了。
華夏就有點不要臉了,張口閉口說和法國的關系一直都是極好,我們是朋友,這頭拿了好處轉頭又和同盟國一起吃喝玩樂好不快活。
一旦華夏想要什么法國的“小玩意”,華夏就會同盟三人眾一起搞搞聚會活動。
法國明知道華夏擺明是坑自己,依舊不想放棄拉攏華夏。
因為華夏家門口就是他們的東南亞地盤,北邊又是沙俄這個“戰斗力很強”的毛熊,一旦華夏投奔同盟國,法國的盟友沙俄絕對會被先狠揍一頓甚至就此完蛋。畢竟華夏目前一直折騰的武器擺明就是把毛熊作為假想敵。
而華夏在他們的河內地區還有百多萬租地來種的農民,到時候最先丟失的地盤肯定是他們在華夏家門口的東南亞殖民地。
而法國拉攏華夏付出的利益,自然不會由他們自己承擔。因為英國這個大哥在華夏的家門口還有三塊最為重要的飛地:奧洲、印度、東南亞。
這些地方的重要性可不用多說,要么是財富的來源要么就是戰略要地,要么就是他們的牧場,哪個掉了都會心疼,法國自然要找補回一些損失獲得一些補償的。
法國和英國不希望拉攏到華夏,只求華夏別一股腦就加入同盟國就行了,這也是英國人在面對華夏的幾次“挑釁”都沒有擴大沖突的原因之一。
并不是他們對于華夏和德國關系密切不知情,更不是他們的外交官員幼稚和心存幻想。而是國際外交之中哪怕是他們清楚華夏已經秘密加入同盟國只要沒有明面上宣戰,依舊會想辦法拉攏華夏這個強力的“獨狼”。
【作者題外話】:第一次常識這樣歡樂的寫法,算是對一直支持作者的讀書黨一種回饋,總共兩章,靈感來源于作者干妹妹(高中)和我說的學校生活。如果其他書友對于這樣的風格不習慣,請多多理解。作者相信以大家的聰明才智,可以理解作者文中的意思的。
只發兩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