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重炮師還未運到,倒是各師各軍的附屬炮兵已經抵達。”
“總參謀部要求我們在五月底攻入忠清南道,向漢城發起進攻。”
“目前我們五個軍云集在益山周邊,第十三軍因為之前的戰斗傷亡有點大,被調往論山休整。可以動用的兵力只有第十六軍、第十八軍和第二十軍。”
簡單的介紹完敵我形勢之后,何海清笑著對幾人說道:“我雖是被委任前敵總指揮,不過大家都是軍長,如何作戰還是要大家商議一下。”
景振卿作為第一批陸軍改革的軍長,資歷要比蔣光鼐、謝汝冀兩人要高一些,于是開口說道:“何軍長可是被陛下親口贊譽的勇將,有子龍之勇,擔任前敵總指揮乃是理所應當的。”
這話引得參謀長們何蔣、謝二人的點頭贊同。
何海清卻搖頭苦笑道:“戰場上一時血勇罷了。這一次在益山就是因為我的指揮失誤,錯誤估計了日軍的實力,現在第十三軍第一師傷亡大半,第三師也傷亡了四分之一。”
“雖然吳總司令和參謀部沒有說什么,但我心中是極為難受的。”
這話引起眾人的沉思。在登陸之后,眾人了解了一下益山戰場的經過,都覺得何海清有些輕敵,如果進行迂回作戰的話傷亡會更小一些。
他們倒不是小看何海清,換做當時的他們也沒有更好的辦法解決。因為總參謀部和東北戰區的要求是以最快速度占領舒川郡,為復興軍后續部隊登陸提供場地。
“目前我軍登陸朝鮮半島的兵力已經全部抵達,強攻保寧的日軍四個師團,傷亡必然會慘重,即便勝了,我們也沒有多少余力進攻漢城。”
蔣光鼐說完之后看向謝汝冀,隨后說道:“我和謝軍長在來時的路上正巧同路,商討一番認為應該分兵兩路。”
“目前日軍在漢城的兵力不多,都駐守在仁川,如果能有繞道清州攻入牙山。既可以切斷漢城和惡保寧的聯系,也可以分兵圍困保寧的日軍,等到消滅保寧守軍之后,直取漢城。”
何海清心中也是那么想的,于是笑著說道:“我也正是這個想法。景軍長怎么看?”
“分兵兩路我是贊同的,我們四個軍十二個師的兵力,直接進攻保寧顯然是浪費。”景振卿見到眾人的目光看向自己,熄滅手中的香煙說道:“忠清北道交通不便,我們的重裝步兵師在其中行動緩慢。最好的辦法是集結四個重裝步兵師在保寧牽制日軍的四個師團,然后我們率領剩下的八個輕裝步兵師直接向清州方向發起進攻。”
“清州附近的日軍兵力不多,我們輕易可以殲滅。之后我們再度分兵,由第十八軍和第二十軍負責在牙山阻擊日軍退路,由第八軍、第十六軍向北進攻漢城。”
蔣光鼐和謝汝冀聽到這個安排眉頭緊鎖,在牙山阻擊日軍的戰果比起向北進攻漢城的功勞要小得多。
李杜看出兩人的疑慮,起身說道:“蔣軍長、謝軍長。景軍長的考慮極為周到,第十八軍和第二十軍雖然軍中骨干都是戰場老手,但手下的士兵都是新兵,向北進攻漢城的話,傷亡慘重很影響士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