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為調派了六萬大軍,烏魯木齊又有兩萬精銳的回部勇士駐扎,總兵力八萬,想要抵擋復興軍兩萬出頭的兵力顯然很容易。
然而他們沒有想到姜登選和朱慶瀾如此心狠手辣,直接利用回部民眾作為肉盾,甚至因此壞了清回聯軍的軍心。
烏魯木齊失陷,再在版達隘口阻擊復興軍已經沒有意義,甚至可能會被烏魯木齊的朱慶瀾派兵切斷后路。
即便雙方都相互埋怨對方推脫著烏魯木齊被攻陷的責任,但他們不得不商議從哪里退兵。
向西自然是不可能的,烏魯木齊還有兩萬復興軍,在運動之中他們軍心已經喪失,難免會被席卷追殺。
尤其是博羅科努山和依連哈比爾尕山完全將伊犁河谷的東北方向阻擋,即便沖過了烏魯木齊他們也沒有可以作為阻敵的險要地勢。
熟悉當地環境的伊犁將軍作為指揮官,立即提出向南撤退,從白楊溝翻越山嶺,借助白楊溝的險峻地勢阻擊復興軍的追擊。然后轉道沿著開都河向西北的伊犁河谷前進。
復興軍在進行一天的短暫的追擊之后,沒能奈何騎著戰馬的清回聯軍武裝。
之前挖掘了滿清一家子的祖墳,現在又下令在烏魯木齊用回部民眾作為肉盾,八旗和回部可全給他得罪光了。
不過他絲毫不在乎,甚至在第十二軍傅慈祥部趕來之后,還下令第四軍全體出動,從哈密、吐魯番到烏魯木齊,沿途但凡有一個回部民眾全給逮捕。
不過命令雖然是這么下的,實際上姜登選也就下令抓捕了吐魯番和哈密兩地的部分回部,烏魯木齊周邊的基本都向西逃散。
華夏皇帝的親令是肅清西北地區,姜登選知道自己當選西北戰區司令的原因也是他之前愿意背負挖掘滿清祖墳的不好名聲,現在作為戰區司令,顯然還是要讓他干臟活。
很顯然他的目的達到了,不僅利用極小的傷亡擊潰了烏魯木齊的八萬敵人,還讓滿清和回部充滿嫌隙。而用民眾充作肉盾也讓回民對其又恨又懼,紛紛向西逃散,整個烏魯木齊以東,再無一個綠教徒敢于現之于大庭廣眾之下。
以至于現在烏魯木齊周邊、哈密、吐魯番、烏魯木齊西部各個適宜居住的地方走上數百里也沒有什么人煙。
在占據烏魯木齊之后,他又命令第十二軍駐防兩個輕裝步兵師在博斯騰湖西面的綠洲,逼迫清回聯軍分兵。
然后親率四個師的兵力從伊犁河谷北部進發,打算從科古琴山區攻入伊犁河谷。
即便是再次使用了肉盾戰術,在連續十天的進攻中,超過十萬的回部民眾被滿清的守軍擊潰。姜登選依舊只能攻破數道山口防線,迫于補給壓力不得不停下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