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軍眼下最為緊要的目的就是打破沙俄軍隊的防線增援兩個山地師,然后再回頭全殲被堵截住的沙俄軍隊。
前有阻擊后有追兵,沙俄軍隊不得不投入大量的兵力攔截和尋求突破。
原本沙俄的總指揮覺得五個師還拿不下一個師的敵人是笑話,但是當他抵近前線用望遠鏡看了一下火力強大的復興軍,也感受到了絕望。
即便之前五個師的俄軍不斷的消耗山地師的兵力,山地第二師依舊還有一萬一千人的兵力。全員裝備半自動步槍的山地師一個人的火力可以頂的上半個班,一萬支半自動步槍每支二十發的子彈快速射擊,組織成的火力網絕對不是沙俄軍隊可以想象的。
之前因為沙俄軍隊自持復興軍孤軍深入沒法補給,所以一直步步緊逼。初時學習復興軍派遣精銳突破企圖斷掉火力點,然而在一群老兵眼里,他們完全沒有經過專業訓練全靠經驗的戰術不值一提。
不僅是神槍手,一些自持槍法精準的老兵也開火攻擊。可怕的準確命中讓俄軍沒法用小股部隊突破,之后又調集一個師全體高喊烏拉發起人海沖鋒,企圖用人命趟出一道缺口,結果被火力網狠狠的教訓了一頓。
一個師的兵力在短短半個小時的交戰中就傷亡過半,不得不退回去。
再之后,俄軍利用夜幕偷襲也沒有取得進展。面對他們根本不知道埋在哪里的地雷,面對時不時發射的照明彈,沙俄軍隊也就能悄悄的摸上少部分人手為第二天的戰事作為突襲。
不過這些招數都被復興軍一一擋了回去。
負責追擊的第十一軍和第二十六軍集結火炮連續進攻俄軍防線兩天之后,俄軍防線告破,部隊被徹底截斷成兩部分。
負責打開通道的七個師被死死的包圍,而剩下的四個師在炮火和復興軍的猛攻下,僅剩不到三萬人,縮在谷口死撐。
八月23日,復興軍第十一軍作為主力向七個師的沙俄軍隊發起突擊,連續的潰敗和彈藥的匱乏讓俄軍空有龐大的兵力卻無法抵抗,再一次被分割。
八月29日,復興軍共計四個輕裝步兵師、兩個重裝步兵師、一個騎兵師和一個山地師正式向被圍困的俄軍發起總攻。
在九月一號,俄軍殘存不到五萬人的部隊全部被繳械,東卡西部幸存的俄軍全部投降。
山地第三師東面的俄軍在西部的十一個師投降之后,迅速撤退到通古斯金才開始依靠城市構筑防御。
比起朝鮮戰場的虎頭蛇尾,這一次在東卡僅僅動用差不多四個軍的兵力就全殲沙俄軍隊十一個師,華夏自然要好好的宣傳一番。
華夏各地的官方報紙都對東卡攻勢中的復興軍取得的戰果大加宣傳,而這個戰果也讓協約國大吃一驚。
原本他們都以為復興軍在朝鮮半島調集了重兵之后,以他們的工業實力是沒有多余的補給供應北方戰場。
然而他們哪里知道華夏早在1906年年底就開始全力儲存物資和彈藥,原本是為了外售給其他國家,可這一次因為協約國的態度和方針轉變,大量的彈藥通過庫倫和遠東鐵路送往瀚海防線和庫蘇古爾湖旁邊的特爾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