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飛艇進行空中補給運輸正好解決了這個難題,擁有充足的補給加上利用地形修建防御工事,一個師可以輕易的牽制敵人三個師甚至更多的兵力。
華夏的東卡攻勢使用的戰術被曝光之后,各國都紛紛效仿,山地部隊、大型空中運輸飛艇都掀起熱潮,同時研制防空高射炮擊毀敵人飛艇的計劃也擺在歐美各國的計劃之中。甚至于在華夏宣布空中運輸的飛艇支持外售之后不少國家都找上門希望購買。
這個時代的飛艇技術最好的無疑是列強,各國都有能力建造飛艇,然而都是民間愛好者自己做的中型或者小型飛艇,無法進行成噸的物資運輸工作。
華夏宣布他們的飛艇數據之后就連德國、奧匈、意呆利都購買了一艘回去研究,法國英國也提出購買的意向。
原本這次戰爭中韋珣拿出飛艇就是為了帶偏各國,英法求購正合了他的心意,自然是要賣的。
一艘飛艇在華夏的造價是二百一十萬華元,而華夏外售的飛艇一艘給同盟國的報價是六百萬華元,折合英鎊六十萬,幾乎相當于一艘大型輕巡的價格了,而對協約國的報價提升到了九百萬華元。
這可不是華夏獅子大開口,而是這些列強購買的數量也就一艘,明擺著是買了打算自己研發自己生產,這種戰略性的武器哪能假手他人制作。
有了這種飛艇,一旦友軍被包圍也可以運輸補給讓他們多撐一段時間,尤其是一些關鍵性的戰役,部隊多堅持一小時都可能左右戰爭的局勢。
這次飛艇外售消息公布之后,華夏的飛艇制造局獲得了七艘飛艇的購買訂單。英法各一艘,同盟國三艘,白頭鷹一艘,奧斯曼帝國一艘。
至于其他國家,一聽到兩大陣營都在購買,自然知道緩一緩再買的價格可以低一些。
英法雖是同盟,然而實際上卻是競爭關系,大家湊錢買一艘來研究生產根本放不下這個面子,還不如自己買了生產,畢竟英法兩國啥時候缺這點小錢過?
同盟國購買則完全是看著潛在盟友的面子上抹不開,自己研發花費的錢說不定比這還多呢,直接買來照抄還能節約時間。
奧斯曼帝國則是經歷內亂之后逐漸穩點下來,對于之前華夏購買領土阻止英國人在波斯灣的擴張很是感激,雖然被英國收拾了一頓完全失去了對耶路撒冷周邊的控制,但還是想著借助這次飛艇購買拉攏關系。
畢竟華夏已經和沙俄開戰了,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即便以后不能結盟一起對付沙俄,萬一再來一次俄土戰爭,華夏在沙俄的邊境線增兵啥的也能減少他們的壓力。
僅僅是朝鮮半島的反擊和東卡對沙俄的攻勢就讓協約國更加深刻的意識到華夏恐怖的戰爭潛力,在日本和沙俄愿意繼續和華夏血拼的態度下,英法兩國也認為應該在這次戰爭中極力對日俄進行支持,最好是一次將華夏打得傷筋動骨,再也沒有威脅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