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準備的卷入這場他們一首策劃的戰爭中,面對已經躍躍欲試的德奧意三國,英法沒有必勝的把握,所以英法的核心思路還是優先解決華夏。
日本人也知道沿海城市的重要性,比起華夏的工業在內陸,四面臨海的日本別說沿海城市了,內陸城市都在305毫米口徑艦炮的威脅下,所以自然不會拒絕這個不相互炮擊對付沿海的提議。
之所以到東海,日軍的目的自然是想要登陸琉球。
即便義州防線的乃木希典已經向本土表示如果華夏海軍得不到牽制,義州防線撐不住一個月,日本內閣依舊決定對琉球發起登陸戰。
琉球的重要性早已被日本意識到,尤其是華夏不僅從沙俄手中獲得了千島群島,又獲得了濟州島和琉球,日本本土隨時都可能被華夏發起登陸。
扼守東海的琉球更是一道華夏南方臺島、琉球和南洋六省的屏障,如果占據了琉球,日本可以將戰火引向臺島,甚至一旦戰爭勝利可以獲得臺島的控制權并進軍南洋。
人多地貧的朝鮮半島雖然北部煤礦鐵礦資源豐富,但已無擴張的可能,獲得臺島、琉球,爭取在兩大陣營的對抗中南進南洋,獲得一片相當于日本本土的領土更讓他們心動。
當然,這并不代表日本放棄了對朝鮮半島的控制,而是認為乃木希典還能支撐一個月,那么日本可以在艦炮的掩護下進攻琉球。
琉球的守備部隊目前是三個師,被分配在各個大小島嶼上。日本海軍開向東海之后,親自坐鎮琉球防守的張振武也下令啟動二級戰備,準備抵御日軍的登陸。
此時的鴨綠江河口、鐵山郡等地戰云密布,305毫米口徑的艦炮每一發都直接清空一個方圓六七米左右的彈坑,掀起的泥土砂石和制造的沖擊波更是會將炮彈落點附近的日軍全部消滅。
作為之前臺島戰事總指揮的乃木希典已經被變相貶職,雖然現在控制的兵力和之前的差不多,然而現在朝鮮日本陸軍卻是在慶尚北道的大山巖總督戰局。
此時乃木希典可以調動的部隊僅有義州戰線的五個師團,鐵山、鹽州一帶兩個師團以及平壤一帶的兩個師團和安州的一個師團。
乃木希典面臨吳祿禎兵團的火炮集群和艦炮支援,哪怕是借助沿江防御工事也傷亡極大,尤其是在義州沿海十公里以內,面對305毫米艦炮的恐怖威力,即便是鋼筋混凝土調構筑的工事也如紙糊的一般。
僅僅支撐兩天,乃木希典看著手中沿海布防兩個師團的損失就眉頭緊皺。
鐵山郡、鹽州是復興軍主要的登陸地點,現在復興軍四個師的部隊游曳在海上還未開展登陸,但日軍不得不在沿海工事上布置兵力阻擊,否則一旦撤出工事之后面對復興軍不要錢一般的徐進彈幕和攔截彈幕,想要對防線進行增援只會傷亡太大。
兩天時間內,兩個師團死亡人數一千八百余人,大多是被艦炮的沖擊波活活震死的,傷亡人數略低,只有不到六百人。
在十五年前,韋珣僅僅只有三個師的兵力,補給彈藥都是靠著法國人出售才能維持,即便之后的擴軍以及對抗六國聯軍的時候也是需要大量外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