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在東卡地區鄧仲元兵團一直延緩進攻的原因之一,除了之前損失的部隊需要補充和休整,這批緊急趕制的小口徑火炮算是殺手锏。
別看口徑小,但模樣和二戰期間使用的戰防炮差不多,都在火炮上加裝了鋼甲護盾,以此抵擋子彈和彈片。除非是榴彈炮在火炮后方爆炸才有可能對火炮造成毀傷,大部分只是會對炮組成員造成傷亡。
對鄧仲元兵團計劃增兵三個軍,先行抵達的只有一個軍,除了要運輸補給和彈藥之外,是華夏陸軍的快速擴張的步伐因為軍官和士官的數量問題不得不延緩,部隊的組建工作也因為半年來的瘋狂擴編將庫存的槍支火炮都從軍火庫中運出來用于組建部隊,不得不等待兵工廠生產。
“六團的任務是占領城西的207高地,俄軍在這里大概有六百多人,重機槍四挺分布在這里這里還有這里。”
“有沒有隱秘火力點不清楚,不過之前的試探進攻被我們拔掉了兩個,想來也不會超過四挺。”
“我們六團的任務是占領這個小高地和兩翼的高地,構筑炮兵工事。”
“一營二連作為突擊,三營全營擔任主攻,二營作為預備隊。”
再次被叫到團部的李麟和其他兩個營長在建議地圖上看著團長指出的幾個標紅的小點。
三人敬禮之后答道:“是!”
十月9日黎明,一個個復興軍戰士在交通壕中表情凝重。
隨著鋪天蓋地的炮彈落在通古斯基城外的陣地上,隨著嘹亮的沖鋒號吹起,戰士們快速的在交通壕中穿行。
而俄軍207高地的陣地上沙俄軍隊的士兵卻沒有開槍,一次次的經驗告訴他們,對于弓著腰在隱交通壕中前進的士兵除非槍法極好,否則很難取得命中。
俄軍本就不足的彈藥不可能用來這樣浪費,只能盡可能的把復興軍放到空曠地帶再打。
“二連長,兩門小炮就交給你了。我先帶著一連三連上去。”
“是!”
前方一營一連的突擊隊此時已經躍出交通壕,距離俄軍高地的陣地只有四十多米,一個個突擊隊員利用彈坑和炮彈的掩護下快速的拉近距離。
發現復興軍突擊隊上來的俄軍士兵呼喚著,很快不少經驗老道的俄軍士兵就在射擊位開始射擊。
“俄軍四個火力點已經清除,三連長,排一個排試探一下,讓大家小心點,可能有暗堡。”
三連長聽到李麟的命令,往回跑了幾步,叫了手下的一個排長,自己也拎著一支半自動步槍帶著四十多人翻出交通壕。
“命令三連剩下的人以排為單位,分批出發,快速拉近距離!”
用望遠鏡看著三連長打出安全的手勢,出于警惕他還是讓士兵分批前進。
戰斗出乎意料的的順利,三個排的兵力快速的抵近到俄軍陣地,失去了重機槍的俄軍在短暫的步槍交火之后就展開白刃戰。
并且俄軍的最前沿的陣地不到十五分鐘就被復興軍占領,李麟見到這一情況,立即帶著一連上去支援。
接連破了三道塹壕之后,覺得事情比起他想的還要輕松,山腳山腰的三道塹壕都被輕易的突破,俄軍雖然抵抗頑強,在白刃戰中也是蠻性十足,但面對火力和配合都強于他們的復興軍被打得節節敗退。
不過他很快發現不對勁,俄軍被擊潰后迅速在后面的塹壕中重新組織火力射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