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鋁合金并不困難,加上華夏豐富的礦產資源,簡直就是天賜華夏的好機會。
這幾年隨著華夏將汽車作為軍用運輸車輛,國營百貨公司、有錢的業主、軍隊后勤,全世界興起的汽車熱潮讓各種各樣的汽車出現。
有專門用于載客的面包車和客車,也有用于運載貨物的貨車,還有就是附加值較高的客車了。
自從南洋的東印度殖民地大部分劃入華夏的版圖,擁有橡膠的同時又擁有不錯的發動機技術,還有豐富的工業生產資源,韋珣就大力推動汽車的發展。
主要推動的地區是東南、華北、東北、粵桂這樣平坦地帶。
同時要求各省興建省道溝通郡市縣的文件也已經下發,各省政F向華夏銀行分離出來的華夏建設銀行貸款獲得大量的資金,已經開始在修建省級公路。
這算是為第四個五年計劃做鋪墊,全國性的搞基礎設施建設是不可能的,不僅是投入巨大,在民眾沒有完全富裕起來之前,興建公路這樣的大工程很難收回成本,會讓本就孱弱的國家財政背上巨大的壓力。
不過省級公路溝通郡縣,國道溝通各省的規劃還是建立了。
即便有鐵路運輸,但公路這個極為重要的交通方式在華夏汽車產業發展的時候占據的地位也極其重要。
華夏現在的汽車生產主要分布在東北的盤錦,東南的鹽城,華南的惠州,都是華夏國營的車企。
生產的車輛種類也極為豐富,如農用拉貨中小型的拖拉機、運載貨物的貨車以及轎車都有生產。
站在燕京新城最繁華的十字路口,除了偶爾路過運載著貨物的貨車,最多的就是各種轎車了。
有東北盤錦產的朝陽汽車、興安汽車、長城汽車,有東南鹽城產的東風汽車、泰安汽車,也有華南惠州產的龍騰汽車、眾泰汽車。
看著已經興建完畢的高樓和正在建設的高樓,韋珣不由輕聲呢喃道:“這是華夏的1909,這是我們的1909,這是我的華夏,也是我們的華夏。”
穿越到現在,韋珣已經在這個時代度過了十八年(1891年初到1909),有時候他都覺得一切恍如隔世般的夢幻。
憑著一腔憤青的熱血,他穿越之后偷了家族從族資留學于德法,之后在峴港練兵,馳援臺島,以臺島為根基推翻滿清,再到現在抗衡日俄兩個華夏宿敵,他心中充滿了自豪和驕傲。
論文治武功,遍觀華夏歷代帝王,少有能比擬者。
收復外東北,奪取南洋,使富饒的東北的幾大平原和南洋成為華夏糧倉,讓華夏的國民暫時不會擔心吃不飽飯。
同時組建了一支世界前四的海軍,打破了后世所謂的島鏈封鎖,全球最富裕的波斯灣也有近一半出現在華夏的版圖上。
在韋珣的努力引導下,華夏已經處于不敗之地,不再會出現兩個強盜為了華夏的東北打得頭破血流,不會出現華人與狗不得入內,不會出現作為戰勝國卻將山東割讓給豺狼的事情,更不會出現被侵略之后大半個山河破碎的悲慘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