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些情報都是華夏的情報部門接到命令之后有意放出去的消息。
在華夏建國之后,對于敵對勢力的間諜和反間諜行動一直沒有停止過。
像是軍港,軍工廠這樣的地方更是情報系統重點關注的地方,這一次日軍從軍港收買的間諜就是華夏掌握的間諜人員。
比起未知的間諜,已經被掌握的間諜的危害更小,所以在查出這幾人在被日本收買后為日本做情報工作,華夏的情報部門就一直密切關注。
這次提供的消息絕對真實,日本經過各種渠道確認之后,終于下定決心。
不過這個決心不是日本內閣下的,而是日本聯合艦隊下的。
上次在黃海的海戰日軍無畏艦遭受重創,七艘戰沉,這讓聯合艦隊和內閣承受極大的輿論壓力。
所以內閣只是將情報交給聯合艦隊之后讓其自行決定,顯然是擔心再次失敗承擔責任。
內閣方面可以這么做,聯合艦隊卻不能。
日本海軍的戰艦都是貸款購買,那可都是要從國民身上獲得錢財還債的。
海軍從甲午海戰勝利之后獲得極大的聲望,但隨后的幾次海戰表現都讓人憤恨不已。
打一次敗一次,換做哪個國家的人都會不滿。
所以在接到這個情報之后,新任聯合艦隊司令島村速雄決定襲擊華夏艦隊。
前任艦隊的司令東鄉平八郎因為海戰失利,被免職之后,島村速雄是繼任者。
島村速雄是日本海軍先發制人戰略的制定者,作為之前的艦隊副司令,能力自然是不錯的。
尤其是他主張的先發制人的戰略理論,在日本海軍幾次失敗之后獲得了極高的支持。
不論是聯合艦隊的軍官還是水手,都認為日本海軍之所以一直戰敗,原因就是沒有主動出擊,放任華夏海軍一點點增強實力。
先發制人是他的戰略理論核心,這樣一個機會,自然不會放過。
日軍十艘戰列艦和三艘無畏艦和十余艘驅逐艦巡洋艦組成艦隊從佐世保出發,向北方航行。
島村速雄在出發前向各艦指揮官分析,認為華夏海軍濟州島的兩艘無畏艦目的是為了接應程璧光的四艘無畏艦,如果直接到濟州島對其追擊,兩艘無畏艦很可能會撤退。
而在氣候糟糕的庫頁省顛簸了一個多月的四艘無畏艦戰斗力肯定會下降不少,只要和程璧光的艦隊進行交戰就不怕兩艘無畏艦不過來。
他的分析得到了各艦艦長的支持,聯合艦隊開足**向日本海前進,很快抵達了慶尚北道的東部海域。
“司令,聯合艦隊動了。”
一個參謀幾步走到艦長室門口,敲門之后在門外大聲報告。
“行,知道了,讓艦隊準備出發。”
現在他的座艦是帝江號,在上次海戰中他在分派任務的時候負責主持戰艦的修復工作,原本的座艦和太平洋艦隊的四艘無畏艦則交由程璧光統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