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兩個步兵軍的姜登選立即下令負責西段進攻的第四軍從果子溝出發,放棄伊犁將軍府,向西面伊塞克湖北面的重鎮阿拉木圖挺進。
哪里是西北聯軍撤退到沙俄境內最快捷的道路,只要截斷那里,西北聯軍想要撤退,只能從阿克蘇到達喀什地區,翻越山脈之后才能進入費爾干納盆。
然而幾十萬人,想要走又哪會那么容易,復興軍哪怕不全力追擊,光是在后面不斷的逼迫施加壓力,西北聯軍不論是民眾還是軍隊都會不斷的在混亂中傷亡。
在姜登選命令第二師和第三師向西挺進,命第一師進攻伊犁城的時候,西北戰區北線的塔城和阿勒泰地區的部隊也被下達命令。
根據命令,阿勒泰地區的復興軍要擊破邊界線的沙俄軍隊,向齋桑泊的俄軍陣地發起進攻控制此地。
塔城地區的部隊要進攻到塔城西北的阿亞古茲城,確保華夏未來對巴爾喀什湖的實際占領。
沙俄軍隊在塔城和阿勒泰邊境線的部隊和復興軍半斤八兩,之前一直不對其發起進攻只要是補給問題。
在三個多月的積累,總算有發起進攻的彈藥了。
而此時的伊犁河谷,三個師的俄軍部隊卻直接從中段的防線撤離,逃向伊犁。
本來對于打防御戰沙俄軍隊可謂經驗豐富,憑借險要打上一年半載他們也不會擔心。
然而西端的防線告破,伊犁陷落只是時間問題,他們再不離開就很有可能被包圍在伊犁。
俄軍三個師的部隊鬧著要走,西北聯軍哪里敢對這群“救世主”和大爺阻撓,在防守五天之后,伊犁告急的消息傳了過來。
集結了三個師的榴彈炮的第一師在第五天向伊犁城發起炮擊,完全是寧愿將伊犁城毀于一旦也要攻陷伊犁的架勢。
尤其是沙俄軍隊在伊犁城南搶掠一番大搖大擺的跑路,滿清的光緒皇帝也知道伊犁無法再守,下令部隊撤離向喀什。
沒辦法,復興軍兩個師的部隊在出了伊犁的邊境線之后和邊境線的沙俄一個師激烈交火,隨后將其擊潰。
向阿拉木圖撤退的道路想要通過,那根本是不可能,而西北聯軍的戰斗力不用想都知道根本沒法擊破復興軍的防線。
撤退的命令下達之后,整個伊犁城內城外都是人潮,收到命令的第一師可沒管這些人是平民還是士兵,依舊不斷的炮擊伊犁。
滿清小朝廷再一次先跑了,這也是韋珣特意囑咐別對滿清朝廷下手。
比起有組織的西北聯軍,如果把滿清的一干要員全部抓住然后砍了腦袋,固然可以讓四族八旗群龍無首毫無抵抗,但沒有領袖的八旗說不定要搞出什么大事情。
有滿清小朝廷這個主心骨在,就像給復興軍一個指路的明燈一樣,完全可以一點點消滅四族八旗。
沒有的話四處逃亡的幾十萬八旗怎么抓都沒法抓完,又不是幾十萬頭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