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普雷希特聽到韋珣敘述著華夏皇室的源流和曾經的輝煌,不過只是點頭,并沒有插話或者做出評價。
等韋珣說完,他才故作驚訝的開口說道:“想不到陛下的家族曾經也是如此輝煌。”
敷衍的夸贊了一句之后,他才鎮定的說道:“陛下,關于您和茜茜公主的婚事,是按照華夏的傳統還是按照我們西方的證婚呢?”
韋珣一聽到這話,就知道重點來了。
西式婚禮還是中式婚禮,對于德國還是華夏都是至關重要的。
即便德國是信仰的新教,和天主教已經各玩各的,但這一場婚禮在宗教層面上的影響無疑是極為巨大的。
采用西式婚禮,德國和德國貴族、皇室都可以對外宣稱這是極大的保護了基督教派在華夏的發展。
尤其是在近幾年華夏將道教定為華夏唯一的合法宗教,對天主教加征了多項稅收,衛生清潔稅、街道管理稅、消防稅等各種正常的稅收。
這并不是重點,重點是華夏在教堂旁邊的幾道街區設立哨卡對每周去禮拜的基督教徒征收非國教信仰稅,每次一華元。
這個稅收的價格可不是一般的重,一華元在現在的購買力相當于后世的七十元左右。
雖然現在信仰基督教的近半都是先行接觸西方文化的中產階層,不缺這一塊兩塊的。
可每周一元,一年下來就是五十多元。
如果韋珣同意以西式婚禮舉辦,那么在宗教打擊上面肯定是要完全讓步,放任基督教在華夏的發展的。
要是韋珣可以皈依基督教中的新教,那就更好了,這將會極大的提高德國在新教世界和基督世界的聲望,不亞于當初西班牙征服半島那樣的宗教勝利。
對于外來的宗教、文化的入侵,韋珣一直極為警惕,不然也不會在建國穩定了政權之后就對其他宗教進行打擊了。
他曾經有過不少信奉基督教的朋友,對基督教的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的教義都頗為清楚。
也正是因為清楚,所以韋珣對于基督教是極端的厭惡。
白頭鷹的感恩節所有人都知道,但感恩節的背后卻是熱情好客的印第安人將火雞送給北美的殖民者作為食物。
就這個情分,還落了個身死族也瀕臨滅亡的下場,熱情好客然后人家反客為主,割著頭皮搞著清洗。
按照他們的教義,這個感恩是感謝上帝給他們送來食物。
就像韋珣知道的一樣,如果你挽救了一個基督教徒的生命,人家會禮貌的感謝你,但這只是場面話。
實際上,人家更感謝的是上帝,他們的觀念中你并不是救他的人,你救他是因為上帝想要救他,所以就救了他。
所以韋珣不假思索,直接說道:“朕作為華夏皇帝,迎娶異國公主,民間的輿論壓力極大,采用西式婚禮是不利于茜茜以后在華夏的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