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都知道對方的意思和目的,但比起德國,韋珣可以做的選擇就更多了。
比起舉辦西式婚禮獲得的虛名,韋珣表示在戰后支持德國對幾內亞灣周邊非洲殖民地的占領,支持德國對俄屬波蘭的占領卻是實打實的利益。
按照四國瓜分的大概約定,華夏獲得緬甸及整個東南亞,澳洲,德國獲得幾內亞灣周邊的富裕殖民地,和意呆利瓜分非洲,奧匈帝國獲得波蘭的南部部分領土和烏克蘭西北、支持奧匈在巴爾干半島的擴張。
尤其是奧匈帝國,目前正在對羅馬尼亞步步緊逼,如果羅馬利亞不加入同盟國,那么在戰后羅馬尼亞很可能會被奧匈占領大量的領土。
而英國的加拿大殖民地,沒有華夏的份,都是德意奧三國的。
韋珣在之前和同盟三國也只是大概的表述了己方的利益訴求,并沒有正式簽訂瓜分協議。
華夏獲得的東南亞全是茂密的叢林,也就能生產一些大米和橡膠,澳洲也僅僅是可以作為牧場。
比起滿是寶石、黃金的非洲,比起礦產資源豐富的加拿大,顯然更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華夏積極支持德意志對英法殖民地的利益訴求,那么位于第三第四的奧匈帝國和意呆利王國也就沒有多少話語權了。
而這些地方,也不是韋珣想要的,和同盟并沒有太多的利益沖突。
不論是滿是瘟疫的非洲還是寒冷的加拿大,遙不可及的東歐,還是不如東南亞和澳洲更好。
距離近就意味著掌控力度強,直轄的可能更大,不論是貧瘠還是富裕,韋珣都不嫌棄。
殖民只是一時的,直轄才是長久的。
除了對德國利益訴求的支持,韋珣還承諾以慶祝和維多利亞·露易絲公主婚姻的名義,將會對德國商品減免四分之一的關稅,為期五年。
這更是實打實的利益,關稅的降低就意味著德國在華夏傾銷的產品價格更低,市場更多。
不過韋珣并不擔心,只是一時的妥協而已,等一戰開始,德國占據哪怕百分之百的市場,也要全部吐出來。
五年的關稅優惠,開戰后就算免稅都不一定能有多少商品送過來出售。
賓主盡歡,算是給這次洽談一個相對完美的結果。
德國得了實際的好處和未來華夏對德國的利益訴求的支持,華夏沒有失去體面,以中式婚禮完成婚姻,在國際上可以極大的提升威望。
其實德皇和德國貴族都知道以韋珣強勢且絕對不會讓步的性格,讓正在執行宗教排外政策的華夏的皇帝弄一場西式婚禮,不用想都知道不可能。
聯姻是雙方的需求,借著婚姻獲得一定的利益,總比沒有好。
而魯普雷希特和韋珣,表面上是年輕人為了面子和心中的堅持的爭吵,實際上卻是為德國獲得更多利益的表演。
博弈已經開始,暫時輸了一城的韋珣卻心情愉快,因為很快他就會大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