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鄧世增疑惑的問道。
“這是沙俄的絕招,咱們將這招給破了,接下來沙俄不一定敢進攻,很可能偃旗息鼓。”
“讓三師二師交替撤退,咱們讓出這片突出部陣地,退到最后一道防線。再讓二十九軍和機動第一軍配合,咱們在這里包個大餃子。”
鄧世增看著位于城北的突出部第一個突出部,頓時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還是你想得周到,咱們在朝鮮沒撈到什么功勞,這一次要是能留下十萬八萬的人,少說也得中將升上將。”
陳可鈺也笑著說:“鄧仲元都做到了戰區副司令和兵團總指揮了,咱們是他學長,難能讓他專美于前?”
“他可是陛下的愛將,在陛下身邊耳提面命過的人,你我才畢業就被下放部隊,圣眷哪能和那小子比。”
說著說著,鄧世增就有點吃味了。
“陛下偏心那群家伙又不是一天兩天了,咱們還得靠敵人的人有來升升軍銜啊。”
陳可鈺說的是鄧仲元、虞樊、蔣百里、何應欽、陳紹寬等人。
在他們這些出了軍校就被分配到各師擔任職務的家伙因為當時華夏缺乏有素質的軍官,一畢業就任職團長師級干部的不在少數。
雖然當時的師長和現在的軍長含金量差不多,但鄧仲元他們后來居上,確實讓他們眼熱,尤其是鄧仲元等人飛快的升遷,頗得韋珣厚愛。
但后面畢業的人也就少數人才有這待遇,實際上在第六期之后畢業的陸軍軍官都是畢業任職團級,除了少數優異者可以直接任職師級長官。
不少人對他們這些前輩到部隊就位居高位,然后第一次陸軍改革中因擴軍建立軍級編制升任軍長也是羨慕不已。
兩人說完哈哈一笑,沒有再提韋珣偏心的事情,鄧世增去通訊處聯絡范石生和馬占山,陳可鈺親自著手安排交替撤退誘敵渡河。
等到下午三點,三個軍級最高長官總算是確定了戰術。
吳佩孚接到作戰計劃的時候也不由得眼熱,但他沒有和陳可鈺他們爭功的想法,因為在這次戰后,華夏的裝甲戰車部隊這柄陸軍最鋒利的劍就會交到他的手中。
批準了作戰計劃之后,陳可鈺部“倉惶”的潰退,大量的槍支被遺棄在部隊。
而沙俄打頭的一個師的表現卻是極為亮眼,這個師是衛戍莫斯科的近衛第一師,裝備的槍支卻是極為先進。
不僅全師一萬四千人全員裝備了購于白頭鷹的溫徹斯特1911型半自動步槍,還裝備了超過二百挺購于丹麥人的輕機槍。
華夏的裝備半自動步槍終究是沒有藏住,在華夏進入伊爾庫茨克之后,大量的沙俄平民可以近距離接觸華夏軍人,自然看到了與眾不同只列裝在班長副班長手中的半自動步槍。
雖然沒有獲得完整的零件,但此時的全世界已經有好幾種半自動步槍亮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