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不清的炮彈在俄軍的陣地上落下,掀起一簇簇泥土,逐漸飛落的雪花將大地覆蓋,而人體的殘肢斷臂和血液將這片雪地點綴。
大兵團作戰經過數次的戰役,華夏已經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作戰方式。
炮火壓制,精銳突擊爆破然后發起沖鋒,這一套戰術看起來是那么簡單,實際上卻是對雙方士兵的戰斗素質和武器都有極大的考驗。
在面對華夏鋪天蓋地的炮火的時候,俄軍的陣地根本就沒有人敢站在塹壕之中。
兩個兵團超過一千二百門火炮,將俄軍的前沿陣地覆蓋,然后華夏的士兵以班排為單位不斷的移動。
徐進彈幕對隱蔽在防炮洞中的人員的殺傷雖然小,但炮彈的威脅會讓敵人不得不躲避炮彈,以此減少傷亡。
俄軍來不及在防線上修筑鋼筋混凝土的防御碉堡暗堡,只能以沙袋作為屏障,輔以濕泥和雪水覆蓋,形成冰墻。
在面對大威力的榴彈炮,這些地方根本無法有效的防御。
而不斷的戰斗中,沙俄已經知道華夏炮火的恐怖,機槍在華夏士兵還未抵近射擊范圍的時候不會輕易的推出來。
華夏的士兵輕易的穿過鐵絲網,在穿越地雷區的時候傷亡巨大起來。
隨后是短暫的交鋒,華夏的軍隊輕易擊潰了前沿的兩道塹壕陣地。
這個時候沙俄再陸續推出機槍,拿出為數不多的迫擊炮對華夏的機槍火力點射擊。
在后面的華夏主力部隊在這個時候,也被沙俄的炮火覆蓋,攔截彈幕將想要趕往前沿陣地交戰的部隊阻截在了半路。
沙俄的士兵一個個鉆出防炮洞,在短暫的射擊之后在軍官的指揮下開始沖鋒。
這個時候沖入俄軍陣地的華夏軍隊無疑是唾手可得的戰功,沙俄的士兵憑借人數優勢將華夏的進攻打退。
在撤退的過程中,俄軍的陣地上不斷的響起不同炮彈的爆炸聲,那些都是傷殘無法撤退的士兵。
在庫拉科沃高山上用大型望遠鏡觀看戰況的郭松齡內心毫無波動,在確定了俄軍的火力之后,再次揮手。
用人命去試探俄軍活力點,再根據天空的炮彈大概軌跡測算俄軍炮兵陣地,一切都是有條不紊按部就班。
這種呆仗其實是最好打也是最難打的,雙方都沒有辦法進行快速的穿插包圍,也沒有對哪一方極為有利的地形優勢。
全靠著士兵的作戰技能和雙方的火力來搏殺獲取戰爭的勝利。
短暫的試探之后,他很快就根據傷亡估計出俄軍的戰斗力,打算再一次進行更大規模的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