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定職稱這天終于到來了,楊愉然雖然勢在必得,但也有些緊張,反觀競爭對手桑小語則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職稱評定在一個小型的會議室里舉行,除了專家學者外,還有院里的中層干部,主是的還是這些專家學者,他們個個身兼要職,幾乎個個忙得不可開交,他們的到來,讓一些人心生敬畏。
當四個名額變成兩個,專家們先是交頭接耳議論一番,后來也都釋然了,按照程序,當然是桑小語第一個出場了,重要人物壓陣似乎成了定律。
桑小語出場了,會場上鴉雀無聲,院里所有人都認為此次的評定非楊愉然莫屬,但也因兩人的關系發生突變而心生好奇,看熱鬧誰不喜歡呢
桑小語打開大屏幕,上面出現了她曾寫過的專業性的論文,接著她開始述職“從大學畢業進入這家醫院,自己參與了七百八十九起手術,無一事故,我在論文方面是弱項,但在手術臺上,我可以用出色的工作成績來證明自己。
無論是疑難病還是常見病,都用心體察,我把主要的經歷都用在了臨床上,過多的鉆研論文會分散我的大部分經歷,有人曾開玩笑說,那些有著大部頭的主任醫師是高富帥,而我們這樣的是經濟實用者,很多人更喜歡找我們這樣的人來做手術,因為手術的時候用不上論文”
桑小語的短板是時間太短,在醫院是論資排輩的,這個誰也不能免俗,所以她把重點放在了臨床上,還說自己天生就沒有寫論文的天賦,但我會看病,這是我的強項。
楊愉然第一個傻了眼,他幫桑小語不僅仔細研究了文稿,為了這次評定,在此之前還為她寫了一篇論文,這些她當然不能說了,但他給桑小語寫的方案,桑小語基本沒用,大屏幕上都是桑小語獲得過的證書和手術的一些片段。
楊愉然知道自己上當了,雖然無論她怎么做,也不是自己的競爭對手,但就其目前來看,至少與他做到了旗鼓相當。
她不是不在意嗎她不是說自己是陪太子讀書的嗎她不是只為了陪綁而來嗎楊愉然氣得臉都紅了,心跳加快,桑小語從什么時候開始用上了此等戰術她不僅麻痹自己,也麻痹了全院的人,凡是見到他的人都說桑小語沒戲,真的沒戲
桑小語做足了準備,不令全力以赴而且志在必得,楊愉然現在甚至懷疑孫大夫和馬大夫的退賽也與桑小語有關,因為他從桑小語的文稿中似乎也看到了他們的影子
當所有人都以為桑小語的演講應該結束的時候,桑小語突然話鋒一轉說“幾乎所有人都說我這次沒戲,因為我年輕,因為我年限有限,但現在是什么時代了,不是用成績說話嗎不管碰到怎樣的對手,我都敢說我不比任何人差。”
楊愉然差點沒氣得昏過去。
突然,桑小語犀利的一面不見了,她突然哽咽起來,說“我馬上三十歲了,也許這是醫生的最佳年齡,卻不是女孩兒的最佳年齡了,我與某人認識六年,相愛四年,就在前一個月,我們分手了,這種打擊對我來說是毀滅性的,雖然說感情的事沒有誰對誰錯,但對于我來說,我就是一個喜歡鉆牛角尖的人,就好像我鉆研業務一樣,喜歡認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