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家族先人段熲為漢室出生入死,鎮壓羌族叛亂180余次,陣斬4萬余人。
最終卻被誣陷下獄,整個漢室都知道段熲是被誣陷的,卻依舊將其鴆殺!
若僅如此便罷了。還要禍及家人,全族流放至邊境苦寒地。
所以當初張瑞的軍旗在孟縣飄起。段文第一批主動投效,不僅為了生存,更為了向漢室復仇。
這種絕不會向漢室投降的死忠分子,張瑞簡直不要太喜歡。
何況其才能不菲,談兵論戰不亞于高順。便被張瑞安排在身邊,領一曲五百人,同謝玄一到受張瑞直轄。
張瑞最屬意的最后一名校尉就是此人。想要將其著重培養一番。
至于郭氏派來的五名族人。張瑞亦曾想過提拔其中一二。
但最終卻未付諸實踐,其一是因為其自投效以來未立寸功,不便提拔。
但這只是說服眾人的理由而已。魏越同樣未立寸功不一樣身居代理軍侯之職?
主要原因是,張瑞即便想交好郭氏亦不會用軍職來作為籌碼。
唯器與名不假于人!
何況郭氏只派出五個可有可無的族人便身居軍侯之職,那郭淮親自投靠,要怎么封賞?
現在封賞過高會讓郭氏恃寵而驕,誤以為張瑞有多離不開他們支持呢。
但郭氏作為第一個看好張瑞并予以支持的家族,的確應該予以回報。
于是在張瑞的示意下,陽曲縣縣令崔琳任命了郭氏一名族人為主簿
這是縣一級僅次于縣令、縣尉、縣丞排名第四的官員。也是縣令能自行任命的最高級別官員。
郭氏投桃報李,隨后便又派出了十名粗通文字經義的族人投效縣衙。
即便是郭氏這種豪強之家,能識文斷字的族人亦是百里挑一。
累計派出十五名優秀族人,可以說郭氏已經在張瑞身上押了重注。
何況前次還有借了兩千石糧食給孟縣的情誼。
于情于理張瑞都應該上門拜訪一番。
如今兩縣大軍云集,想來郭氏也不敢在酒宴上玩一出擲杯為信,刀斧手盡出的把戲。
張瑞便點了謝玄、魏越帶上十幾名披甲護衛親自登門拜訪。
以謝玄雄壯的體魄,身披重甲,即便郭氏真有埋伏,相信也能護著張瑞殺出重圍。
一旦如此,大軍登門,郭氏全族無論男女老少都會被砍為碎片。
相信以郭老太公的智慧不會做這種蠢事。
事實亦是如此,郭氏塢堡猶在,但內部已經空空蕩蕩。
大部分部曲都被縣吏遣散至各個村落。正守著自己的良田美婦紅紅火火過日子呢。
張瑞治下沒有苛捐雜稅。
一旦選入府兵,全家免除徭役。田稅全免,只交口賦。
所有人都覺得生活充滿奔頭,哪還有人愿意回到這個圍墻內困守一隅。
謝玄派出護衛四下查看一番,除了內宅沒進入,外宅總共只有五個老仆負責燒水、做飯、清潔。
還有便是一個私塾,里面有一位老先生教導了十幾名郭氏幼童。
成年族人都已分家。除了宗族祭祀,平日不回祖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