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陽平當然聽出了盧象英話中暗諷味道。
臉上青一陣白一陣。
旋即嘆了口氣,“告辭,有緣再見。”
說完轉身,騎上小毛驢。
又看了一眼盧象英,最后緩緩向著江陰城縣衙方向走去。
盧象英也嘆了口氣。
倒不是說官員就該為了大明殉國,但像你劉陽平這樣的小官小吏,不求你殉國,但也不至于這么快就為清庭諂媚罷。
雖說王朝換了主人,對于大部分官員而言,只是換了個賞飯的老板而已。
但你讀書人標榜的忠君愛國氣節呢。
好歹你也學一下柳如是,不管怎樣,把姿態拿捏好再出仕。
正思忖間,卻見給劉陽平牽毛驢的奴仆匆匆回來,對盧象英深深彎腰施禮,說道:“小的是不顧劉大人責怪回來要說一二的。劉大人說過,清者自清,他日可見真章,可小的難以咽下這口氣,倒叫小官人知曉,劉大人不是你想的那般,他來江陰赴任,一則是想盡綿薄之力,盡快讓本地百姓恢復正常生活,少受兵荒馬亂的傷害,此乃大義,非不忠也,再者,劉大人高堂病重,他需要這筆知縣俸祿,此乃孝道。”
盧象英笑了,不吱聲。
區區一個奴仆能有這等口才,顯然是平日里跟著劉陽平耳濡目染,而且這奴仆見主人受辱,心意難平,竟然不顧責備主動跑過來向自己這個路人解釋。
和趙巨鹿是一類人。
忠仆。
人以群分物以類聚,由此可見,這個劉陽平確實算是個不錯的讀書人。
奴仆再行禮。
轉身遠去。
盧象英沉默了一陣,也覺有些孟浪,不該一時意氣,如此暗諷劉陽平,不啻于道德綁架,人活一世,都有自己難念的經。
終究是自己看著這座座尸山,終究是意難平,又或是自己年輕了,不夠圓滑世故。
已經得罪了這位知縣。
也罷了。
劉陽平頂著罵名出仕,如果他的初衷是想盡快讓江陰百姓脫離苦海,其實值得尊敬,接下來他施政不忘此初心,那我盧象英去向他道歉便是。
看了看河中,對徐氏道:“回了罷。”
徐氏躊蹴了一下,“小官人,我想回家去看看。”
盧象英點頭,“走吧。”
徐族府邸在延陵書院旁邊,屬于江陰城的黃金地段,富人區,不過今日今時走在這里,滿目蒼夷,大多數宅院都被一把火燒成了灰燼。
清兵降兵搶劫的時候,對于無法帶走的富貴物件,出于我得不到也不讓別人得到的腹黑心思,總是會放那么幾把火。
不過畢竟是富人區,有的府邸在城外族人眾多。
所以當下這里最熱鬧。
剩下幾座勉強算完好的宅院里外都是人,大多是這些鄉紳地主的族人,趕早來爭奪利益,盧象英甚至看見兩撥人為了爭一座宅院大打出手。
暗暗搖頭。
不過又不得不服這些精致利己主義者,他們若是搶占成功,在接下來的后半生,還真能享受一番富貴日子。
那么今日的腌臜就不值一提了。
來到徐族舊地。
看著眼前這座被大火燒毀,但依然留下了昔日豪華蹤影的府邸,盧象英倒吸了一口涼氣,他終于對所謂的江陰巨富有一點點的認知了。
別的不提,僅僅是后花園那堆砌成假山的大堆太湖石,就價值千金。
可惜了。
一座占地二三十畝且如此豪華的江南園林,就這么毀于中元奴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