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之子張輔被永樂朱棣封英國公。
爵位世襲。
李總旗繼續道:“之前不是我等不愿意反清,實在是我倆人微言輕,能力有限,只能順應大勢潮流,如今小官人反清,宜興盧氏,當有忠烈公之遺風。”
說到這里,李總旗放下手中戰刀,“小官人,我等愿跟隨您反清,成為我大明第二支天雄軍!”
趙總旗也放下手中戰刀。
盧象英微微沉吟,他有點懷疑這兩人說的話。
畢竟兩人為了活命。
按照剛設定的計劃,盧象英打算殺了這兩個總旗,然后讓趙巨鹿和徐三去接手那一百綠營軍,如此一來,就能平白得到一百兵力。
現在,這兩人竟然愿意主動投誠反清。
怎么辦?
盧象英畢竟是個普通廠狗來到明末,他從沒當過領導,揣摩人心的本事也不怎么樣,此刻有些猶豫,習慣性左手環抱撐住右手手肘,右手食指和中指鱗次在太陽穴上點著。
思忖了片刻,道:“如此甚好,不過還是要委屈兩位——”
話音未落。
趙總旗立即大聲道:“我知道小官人的顧慮,不用擔心,我愿意交出麾下這一旗士卒,只要小官人能打造出另外一支天雄軍,驅除韃虜恢復河山,我趙某就算當一個普通士卒又如何!”
盧象英看向李總旗。
李總旗笑了,“區區總旗,不當也罷,若能殺得清狗頭顱,方是我等沙場男兒快事!”
盧象英心中大定。
如此甚好。
對趙巨鹿道:“巨鹿,咱們就和兩位總旗去一趟綠營駐地,請兩位總旗配合,全權接手那九十八名綠營士卒。”
趙總旗和李總旗立即笑道:“請小官人放心,我等一定全力配合!”
盧象英笑了笑。
不置可否。
人心隔肚皮,他現在還不敢完全相信這兩名總旗。
走到李寄旁邊,此刻造冊登記和軍餉、安家費發放工作已近尾聲,盧象英看了一眼名冊,不多,加上黃淮,一共二十四人。
全是二十出頭血氣方剛的年輕人!
很好。
劉秀有云臺二十八將,李世民有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我盧象英有江陰二十四青壯。
盧象英深呼吸一口氣,對這聚集在一起的二十四人道:“今夜先發放軍餉和安家費,如今縣衙在我們控制之中,明日,我會通過縣衙那邊的合理合法程序,為諸位的家人分發田產,沒有房子住的,我也會為大家解決!”
這話其實很忽悠人,都已經拉起大旗反清造反了,那么偽縣衙的合理合法程序,其實合理不合法,但也不算完全忽悠。
就算清軍再來占領江陰,只要田契和房契上蓋的劉陽平的章,有可能依然有效,而且江陰經過屠城,本來就亂,后續官員也沒法裁定這里面的貓膩。
錢、田、房,是一個人生活在世間最大的動力。
二十四人聞言齊齊高呼。
剩下的百姓們則交頭接耳的低聲議論,旋即有人匆匆離去——要么是為了遠離是非,要么就是趕緊回去通知自家的青壯。
有田,有房子,還有銀子拿。
當然動心。
盧象英揮手,示意安靜,“不過江陰城內還有一百綠營軍駐兵,兩名總旗已有跟隨我等反清之意,接下來,咱們一起走一趟駐兵軍營!”
事情在向好的一面發展。
義軍……
今夜或將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