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原當下略帶考較的問計:“韃子內亂,天下群雄并起。漢軍之中,我臺灣是一方,吳三桂是一方,耿精忠,尚可喜等也是一方諸侯,李兄以為天下形勢如何?”
李西華笑道:“所謂連弱抗強,遠交近攻。目前韃子仍然勢大,咱們可暫時和吳三桂齊頭并進,切不可彼此交攻,讓韃子緩過氣來。”
李原不動聲色,但群豪多不以為然,在他們看來,吳三桂可比韃子可恨多了,有機會自然先滅吳三桂,然后再大舉北伐。
此時聽李西華竟然有聯合吳三桂的意思,頓時一個個目露不悅。
馮錫范本就不滿世子對一個年紀輕輕的后生如此看重,感到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脅,哼道:“吳三桂是臭名昭著的大漢奸,我等若與其同流合污,豈不受天下人唾罵?”
李西華淡淡道:“彼此不交攻,不意味著同流合污,只是各有目標而已。
至于漢奸,三藩都是大漢奸,可一個個的鏟除。
耿精忠鎮FJ,和國姓爺多番交兵,自然要第一個除掉。
尚可喜鎮GD,GD民豐物足,要搶在吳三桂之前拿下。
有了這兩省之地,扎下跟來,倚做根基,可大肆招兵買馬,再取江西、兩湖、江浙,席卷整個南方。把韃子徹底趕過長江之后,以水師鎖之,再揮師平滅吳三桂,則南方半壁江山定矣。”
眾人面面相覷,不明覺厲。
讓他們斗狠殺人,一個個都很在行,但分析天下大勢,定戰略決策,則頓時抓瞎了。
李原暗暗點頭,李西華所說的,和自己想的不謀而合,也是臺灣近期的戰略決策,此人的確是個人才。
李西華又道:“反之,吳三桂實力強大,如果第一時間攻滅他,彼此兩敗俱傷,不但韃子做夢都要笑醒,只怕其余的野心家也要趁火打劫了。”
李原撫掌道:“李兄對天下大勢洞若觀火,所說皆精辟之論。我得李兄,如高祖得子房也!”
這句話隱喻可深了,漢高祖乃是開國皇帝,李原卻是大明臣子,自比高祖,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不過徐天川等人都是大老粗,勉強認的幾個字,又哪里聽得出來這里面的含義?
馮錫范畢竟是了解一點歷史的,他是聽出來了,不過心中只有高興。
心想世子爺將來做了皇帝,自己也能撈一個國丈當當,榮華富貴那是跑不了的。
李西華自然聽出了言外之意,心中頓時一喜。
他爹李巖就是埋葬大明的人之一,他對大明可沒有半點忠心。
世子爺有高祖之志,又禮賢下士,自己跟對了明主,一身本事大有用武之地。
他謙虛道:“世子過獎了,不過是書生之見,紙上談兵,如何能和留候相比?”
兩人對視一眼,哈哈笑了起來。
就在這時,門外踏踏腳步聲再起,又有一群人走進了院子。
眾人都是皺眉,心想今晚還真是邪門了,怎么這么多人跑這里來躲雨?
李西華笑道:“附近二三十里都沒有小鎮。我在路上看到無數腳印進山,想必里面有避雨的地方,就是循著這腳印找來。”
眾人恍然,吳應熊一伙人,是循著自己等人腳印,這群人則是順著吳應熊等人腳印找來。
片刻之后,大廳門口走來一行淋的濕透的人。
吳應熊一見到這群人,豁然起身,冷笑道:“好啊,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你們找上門來送死,果真是天要亡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