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見學宮,田籍就被這里蘊含的強大圣意所震撼。
如果說圣意層是一片汪洋大海,那學宮便是當中的海淵。
不論他的【勾心斗角】還是曾經見識過的【朝梁暮陳】,投入這里,怕是連一片小水花都濺不起。
田籍不禁遐想,如此宏大而強悍的圣意激蕩,一旦直接落入凡世,就算不會帶來滅世之災,也會導致一番天翻地覆的變化。
幸而在學宮底部,與凡世之間,還有一層“護膜”抵擋圣意沖擊,這才讓凡世幸免于難。
不過相比起學宮下方,田籍意識反而更在意學宮之上。
那里通往無窮高處,依然超出田籍圣意感知的極限。
莫非圣意層之上,還別有洞天?
“按照學宮古籍記載,圣意層之上,還有‘天道層’。”九尾老人證實了田籍的猜測,“那里據說是仙神的世界,不過除了如學宮祭酒這般的古老全圣以外,沒有多少圣人知曉天道層中的情況。”
“其實也別說上方的天道層了。”
九尾老人感嘆道:“便是眼前的學宮,下方與凡世之間的那層隔膜,這些近在咫尺的東西,到底是自天地誕生之初便存在,還是后來生靈所創造,如今也沒有多少人能說清其來歷。”
“故而古圣才會留下‘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這樣的疑問。”
“如今這些疑惑,更是學宮諸圣時常論辯的熱門話題之一,你若有意,將來可以上場一試身手。”
……
田籍跟隨九尾老人登上學宮建筑,第一眼便看到了一座幾乎占據半層空間的龐大石臺。
而從石臺往下看,還有比石臺本身龐大無數倍的山體結構,直落凡世。
越往下走,結構越是龐大,仿佛海面下的冰山主體。
單從外觀結構來上,甚至可以看作學宮就是建在這座“石山”之上。
當然,學宮本身乃是純粹圣意具象而成,無須依附任何實體而存在。
“石山”之上,堆疊著密密麻麻的“石鐘”。
這些“石鐘”大者如山,小者如蛋,全都在向外散發著圣人意念,響徹四方。
田籍剛剛在外頭感知到的無數圣人激辯,表述來源這里。
“這里是學宮的核心建筑之一,‘鳴臺’。”九尾老人跟田籍講解道,“學宮諸圣時常論辯,每月都會定期在鳴臺大比一番。勝出者,可以利用鳴臺宣講自身圣人之道一旬。”
以鳴臺向天下宣道!
田籍作為亞圣一員,立即意識到“鳴臺”的價值所在。
所謂入圣顯圣,本質不就是將自己的圣人之道傳播天下,得到認可嗎?
而眼前這座鳴臺,勾連凡世,又高居圣意層之中,完全可以利用后者瞬息萬里的特性,將宣導者的圣人之道傳遍天下各處。
這是網游世界頻道大喇叭!
這是網文全渠道全時段大推薦!
饒是田籍心境純一,此時對著鳴臺,也不免有些眼紅。
雖然他已經擁有圣人之道【勾心斗角】,但亞圣層次,圣人之道越多,自然實力越強大。
更別說要成就更高層次的秩六全圣,還需要圣人之道進一步臻至圓滿。
可要獲得圣人之道,談何容易?
單是顯圣的過程,就需數以十年計。
可有眼前的這座鳴臺,就不同了。
只需宣鳴一旬,顯圣十拿九穩。
“若我先前在梁囿有鳴臺相助顯圣,就無須借助星宿大陣如此麻煩了……雖然后來結果也還不錯就是了。”田籍感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