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倒是有一個提議。”齊皇對眾人道,“你們雙方之爭,根本在于天籟會吞噬地籟。然則天籟雖然神異,終究是休生一人所造之物,難道真的無法解決這個隱患,不能讓二者同時共存”
“還是學宮諸圣人才輩出,卻自認全都比不過一個區區休生”
覽嶺子沒有受齊皇激將,不過也認真考慮了一下這個提議,而后皺眉道“終究是涉及天道的造物,沒個十數年功夫,恐怕連改進的方向都找不到。
“那咱們就以十年為期”齊皇順勢提議道,“這十年,既是你們雙方的休戰期,也是給大家留下探尋二者共存之法的時間。若十年之后,仍舊找不到解決辦法,彼時你們雙方是戰是和,朕不再干涉。”
這時田籍多少明白齊皇是打算施行緩兵之計了。
不過這個提議倒也不是不能考慮,一則十年對于圣人層次,算不上多長時間,二則若果真能讓兩者共存,田籍自然也不希望真與學宮諸圣不死不休。
再不濟,多十年緩沖期,他也能為后續斗爭做更多準備。
于是他扭頭看向學宮方,只見覽嶺子同樣望向他,目光幽深,不知在計算什么。
片刻后,覽嶺子終于開度開聲“只是這十年之間,誰能確保知北侯不背棄盟約,悄悄以天籟吞噬地籟”
看來學宮方意動了。
田籍心中稍松一口氣,又看向齊皇,便見后者指著自己道“就讓朕來當這個監督人如何正好朕有一道,適合做此事。”
話音剛落,一道圣意傳遞到場下眾人神識之中。
這是一種名為濫竽充數的圣人之道,源自齊皇繼位以后,偶然受到啟發所得。
原來上代齊皇喜歡聽樂師吹竽,而且喜歡數千名樂師一同吹奏,聲震大殿,氣勢恢宏。
這樣一來,當中難免有混子在期間裝模作樣。
畢竟數千人一同吹竽,誰真吹,誰假吹,難以分辨。
但到了這代齊皇,卻不喜歡搞大排場,反而要求樂師們一個個單獨上前演奏。
這樣一來,混子無所遁形,立即露出馬腳。
齊皇受到此事啟發,形成了獨特的圣人之道。
自此以后,群臣之中誰有真本領,誰是草包,誰忠耿直言,誰陽奉陰違,齊皇都能憑借濫竽充數了然于胸。
“若學宮信得過朕,那這十年之內,朕便與知北侯常日為伴。有此道在身,知北侯若偷偷使用天籟,必然瞞不過朕,那時朕定會秉公處理,不使學宮吃虧”
學宮三圣聞言,互相對視一番,而后暗暗點頭,由覽嶺子再次發問“學宮自然是信得過齊皇陛下的。只是陛下憂心國事,日理萬機,如何能時時刻刻與知北侯為伴”
“哈,這還不簡單。”齊皇哂笑一聲,終于說出預謀已久的決定,“自即日起,太子繼位稱皇,主理朝政,朕改稱太上皇,與知北侯一同出海,探索北溟”
田籍離開大殿時,已是當日黃昏。
齊皇語出驚人,當時不但學宮三圣與大宗伯驚呆了,就連田籍也微微錯愕。
有人愛江山不愛美人,有人愛美人不愛江山。
而眼下這位齊皇,江山美人皆不愛,一心出海求仙問道。
若放在田籍前世,自然是昏君之舉。
不過在這個確實存在仙人的世界,特別是田籍與徐公一番詳談之后,多少能理解齊皇的想法。
只是看到齊皇說出這個決定后,居然露出如釋重負的表情,田籍心中難免感覺怪異。
搞不好此番齊皇主動為他張羅調停,當中有一大半目的,正是為了趁機退位出海
不論如何,宣布這個決定后,齊皇遭到了大宗伯與龍尉的激烈反對。
就連學宮三圣也礙于情面,不得不反過來勸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