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小啟的出生,注定他在家里會極其受寵。
情況也確實是這樣,小啟在家里很受寵,家族里每一個成員都疼他疼的不得了。
以至于,小啟的身體出現問題后,全家都很憂心。
小啟這樣的出生,家里不可能不給他很好的治療,但,就是沒有用。
要不然,小啟這個問題,也不會拖到兩年也沒治好。
上次他們一家在歐洲的度假酒店里遇到寧有光算是一個意外。
但就是這個意外,讓寧有光給了小啟治療的機會,也讓小啟在被催眠后的當天,就正常進食了。
這讓小啟爸媽喜出望外治愈,也看到了小啟有被治愈的希望。
尤其是,小啟在后來的近一個月,狀態比過去兩年要好很多。
這就讓小啟的爸媽在回國后,更加堅定了要帶小啟北上,去國科大找寧老師看診的決心。
所以才有了眼前的一幕。
按照寧有光的看法來說,如果不是小啟原生家庭的原因,小啟在被她催眠一次后,情況應該要比現在看到的更好。
她暫時還沒和小啟爸媽說。
因為對小啟的原生家庭了解的更加透徹,她就越是清楚,一定要從源頭去解決小啟的心理問題。
而小啟父母那樣的性格,還不到她對他們下刀的時候。
靜靜地等了好一會兒,
小啟才慢慢的說,“爸爸媽媽經常在家吵架,那一次也是,爸爸媽媽在家吵架,吵得太厲害了,爸爸還把家里的東西都砸完了,他還拿凳子打媽媽,打的媽媽哭的很厲害,我當時特別害怕,就爬到窗戶那里,想跳下去,這樣我就再也見不到他們吵架了。”
他邊說,邊哭,眼淚跟斷了線的珠子一樣,掉在他的脖子上,衣服上。
寧有光在他的敘述里,腦海中不斷的冒出畫面,一對夫婦在家里吵架,家暴,年幼的孩子被嚇的爬上窗臺,只想跳下去
這是一段怎么樣的絕望
寧有光感覺自己有點窒息,卻極力在克制自己的情緒。
她現在是心理咨詢師,哪怕心里再疼,也要保持清醒。
否則,可能會打亂孩子的思緒。
“后來,是爸爸先發現了站在窗臺上的我,他很快就跑了過來把我抱下去了。把我抱下去后,他們就停止了吵架。”
“然后呢”寧有光輕輕的問。
“然后,過了一個多星期,我就開始嘔了。”小孩茫然了一下后,緩緩低下頭說。
寧有光明白了。
心理學有個術語,叫”軀體化癥狀”。
指的是,一個人有情緒問題,或者心理障礙,但沒有以心理癥狀表現出來,而是轉換為各種軀體癥狀表現出來。
精神分析說把軀體化的形成,看作是一個潛意識的過程,一個人借此將自己的內心矛盾或沖突轉化成內臟或植物神經功能障礙,從而擺脫自我困境。
如用軀體化癥狀來置換內心的不愉快,減輕情緒和心理上的壓力和痛苦,這也是病人為了達到壓制潛意識心理目的的一種。
就好像,現實中許多人每次心理上出現了不愉快,身體上的某個器官就會出現一些癥狀。
而小啟的問題,很明顯就是軀體化癥狀的一種表現。
正當寧有光沉思時,坐在椅子上的小孩,拘謹的問
“老師,我的嘔吐是和那次爸爸媽媽吵架有關系,還是和我想從窗臺上跳下去有關系”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