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常,進行20倍速快退!”
借助頂尖的星系空間實時監測技術,太陽系像真模擬已經基本和真實宇宙空間運行相一致。特別是近年來引力場測繪望遠鏡的誕生,人類在太陽系的個別星球上建立了深空遙感樞紐,不僅實現了對近地天體的實時跟測,而且把能量星云和規模型宇宙塵埃也
(本章未完,請翻頁)
納入了監測體系。
編號為B02021的高能星云團是近兩年在木星極地分離出的一團高能宇宙塵埃。由于運行軌道近地,被列為重點監測目標。
關于這團星云的誕生,最高的聲音是來自宇宙星際聯盟(UIA),他們認為在某個恰巧時間里,木星磁軸與木衛二的磁軸有過一次短時間的對極,就是兩個星球的磁軸呈一線,且正負極相異,劇烈的磁場反應導致木星極地的一團物質被撕裂出來,形成宇宙塵埃,在復雜的星系引力場作用下游蕩在太空中。
至于為何木星磁軸會發生紊亂,宇宙星際聯盟曾發射了兩枚“使者三”天體磁域監測衛星,但目前為止尚未發現任何有價值的訊息。
全息投影的畫面飛速倒退,一位何姓高級研究院突然按下暫停鍵。
“大家看這組數據,根據球面彌補定式的計算結果,17個月前,它直徑只有1.34公里,而這是現在的數據,2.61公里!”
“何老師,您的意思是它在慢慢壯大?”
在三維空間里,數據不會說謊。
“有可能是因為它的形態在引力場作用下有被拉伸,但是大家再看下這個!”
何姓高級研究員又拉出了一組視圖,圖中急劇攀升的趨勢線說明這團星云的能量值在不斷上升。
“我的推斷是,它在吸收宇宙里的其他東西,不斷生長!”
實驗室的幾人面面相覷。
這種可成長型星云并不多見,類似的天體典型就是黑洞,吞噬一切來壯大自身。但這個和黑洞的組織結構完全不同,星云的密度過于分散,容易被外力干擾分散,只有足夠幸運的條件下才有極低的概率演化為黑洞物質。
但是星空的蝴蝶效應往往會在時間緯度加持下擁有無限可能,就像地球生命的演變極有可能涉及到外來物質的干預。
另一方面,深空蝴蝶效應也有可能會導致一個星系的毀滅,譬如偶然因素造成黑洞的誕生。
“是太陽光!”
一直沉默的實驗室負責人高「院」士給出了一種答案。
“星云物質在跟太陽光做質子反應,目前是初級階段離子層的交互反應。”
眾人聽到質子反應時,都沉下臉來,眉頭緊鎖。
人們研究發現這是一種比熱核反應還要可怕的高能物理效應,根據反應媒介的不同而表現出對媒介特性進行增益放大的效果,簡單來說就是強化能量的作用。
而目前這團高能星云在質子反應的加持作用下,將會實現本體的能量系數轉變,甚至會具有放射性!
這也就有了星云體積為什么在不斷擴大,其本質還是星云物質本體蘊含的能量在增加,導致基質物質結構在膨脹。
高「院」士頓了頓,繼續道:“最壞的結果是這團星云本體的鏈式反應在不斷靠近太陽的運行中得到進一步強化,會很快變成高危天體,如果這團‘火焰’砸到地球上,必定導致生命系統惡化,再不幸擊被穿了星核,地球就會提前進入生命輪回期!”
整個實驗室氣氛凝重而壓抑。
誰都無法為整個人類負責,為這個星球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