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興國公府,書房之內。
陶德身著麒麟袍冠,跪坐上首案前,凝視下首以陶成文、陶成武為首的兩列將官。
其下將官皆是深受陶德提攜,在北伐之戰中,立下赫赫戰功的勇武之將。他們自跟隨國公以來,大小百余戰,未嘗有一敗績。眾人對算無遺策的陶德更是極為崇敬,可謂敬若神明。
今日被國公秘密召回,眾將官便知定有大事發生,但常年的軍旅生涯,在就造就了他們處變不驚,不動如山的習慣。
只見等不過片刻,陶德已威嚴聲出“我本布衣,耕讀于幽谷村落,得陛下青睞,方見今日榮輝。然古人言功高震主,乃取死之道。陛下本該賢明,然而年事已高,受奸佞小人蠱惑,伏密探以監吾行,欲除德以寒戮忠臣之心。”
“什么”一心腹將官震驚道“陛下怎可如此待國公”
另一人則按劍,憤恨道“豈有此理,公為趙氏開疆拓土,乃更古未有的蓋世英雄,朝中奸佞爾敢饒舌誹謗”
陶成武則悶哼一聲“國公府內,已不知有多少大內暗探。若非主公謹小慎微,早已身首異處。”
見將官群情激憤,陶德揮手微壓道“朝堂不清,我等又何以沙場報國陛下為奸佞蒙蔽,德為人臣,不可直言而諫。縱然萬死,亦當孤身前往勸諫陛下,斷不會累及眾將。”
陶成文見之,頓時大急是抱拳勸說道“主公此刻朝中妖邪奸佞當道,陛下實時是要加害您啊豈可孤身前往自戕于殿前若主公危,則我大趙危,則南北形勢大變,天下傾覆啊”
眾人聞之,是極力勸阻,他們皆是陶德心腹之將,若國公一去,那他們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
而就在陶德眉頭微皺沉思之時,陶成文則再次勸諫道“主公,既然陛下身邊有妖邪奸佞蠱惑,我等何不調兵北軍銳士封閉九門,勒兵清君側,肅清寰宇”
眾人一聽是眼中精光閃過神色不一,帶過了片刻,他們連忙拜請清君側,肅清寰宇云云。
而陶德則遲疑的道“此一招不慎,恐萬劫不復,有違人臣之道啊”
“當斷不斷,反受其害,主公,調兵清君側吧”陶成文兄弟齊聲拜倒。
身后將官亦紛紛拜倒苦勸,可他們眼中分明閃爍興奮的精光。
不用想,若興國公亡,他們這些心腹之人,也將隨后跟著一一覆滅。陛下猜忌國公也不是一兩日的事了,可興國公若行清君側之舉,則天下可期。因為趙之大半精銳皆在他們之手,興國公十數年下來,更是威望無以復加,百姓愛戴,三軍鎮服,北地蒼州儼然成了國公封地一般。
若國公能勒兵清君側,到那時趙氏危若累卵,他們這些心腹之將只要勸進一步,便可為為開國之功臣
想到這,他們是痛哭流涕,死命相勸,恨不得將自己的腦門給磕碎
見此,陶德在掙扎片刻后,最終是一拍案幾,斷喝道“好今朝我陶德便與諸君,共清寰宇。”
說著,他喝令道“成武”
陶成武頓時激動地抱拳軍禮應喝“屬下在”
陶德拿出虎符,遞于陶成武雙手中說道“你即刻秘密前往天之橋壁壘,掉五萬敢死銳士,秘密挺入都城之外。”
待一道道命令下達,眾人已紛紛拜退離去。
當眾人離去后不久,陶德則拿起一卷寫滿小字的竹簡,瞥了眼左側那通往臥居的屏欄畫壁,輕哼道“聽了許久,為何不進來”
“啊”一女子的驚呼聲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