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北有北炎山為屏障,引漳河之水為護城河。東南兩面,群山拱衛,唯有西面一馬平川,可謂易守難攻之巍峨雄城。
其城四面共計有九
門,望樓箭塔無數,玄旗招展巍峨蓋八方,盡顯趙鼎盛強國之勢。而外城之內中心處,則有一內城,設五門,與那外城九門,合曰九五。
九五者,躍陽氣而升,通達天門,是為飛龍在天,至尊、至圣、代天御人間之天子也。
然而,此時的這天子龍城上空已是陰云蓋頂,其間攻城器械倚靠于殘破的城墻之上,城外大地之上更是密布黑壓壓的一塊塊鐵甲方陣
消炎彌漫長空,這云蔽日,烈火灼燒于曠野與城樓之上,眼前一片猩紅。
無論是此刻的城墻之上,還是城外被填平的護城河畔,在那無主的刀槍劍戟的森林中,皆密密麻麻散布著無數戰死的軍士。他們有做抱箭仰倒狀,口溢鮮血;有的被長槍釘在冰冷的大地上,死不瞑目;有的全身被火油灼如黑炭,還在散發著刺鼻的焦糊味。
一時間,延平城內外靜得可怕,猶如修羅地獄一般。
風沙吹,戰鼓催。
咚咚咚
沉悶如雷的戰鼓聲再次響起
殺殺殺
城外虎狼之師,已聞鼓而進,喊殺如潮般奔襲向城內,直顫人心魂。
此時,九門洞開,玄甲大軍正如狼群一般,握緊手中長槍嘶吼著沖向城內。偶有零星的抵抗,也被瞬間淹沒在鐵甲海洋中,被踐踏成糜。
如今外城九門已破,內城五門近在眼前。
雖然此次攻城的大軍只有五萬之數,但他們都是趙國北伐以來,經歷無數戰陣生死的精銳之士,各個以一當十,驍勇善戰。
大都督興國公陶德,乃是他們心中的不敗軍神,卻受朝中奸佞迫害,蠱惑陛下欲時時加害陶公。故北軍將士憤而領命,揮師南下,特助大都督清君側,誅殺朝中奸佞之賊
幾日兵圍都城,城內守軍早已聞風喪膽,不曾想今日只猛攻一陣,便連破西面三門。大軍是士氣高昂,群情激憤,勢要一舉沖破內城五門,斬盡朝中庸碌奸臣。
此刻,延平城內的大街小巷中,正不斷響起兵器的碰撞與廝殺慘叫聲。
顯然,外城內正在進行巷戰游斗,還有零星的城衛在拼死抵抗。家家戶戶皆門窗緊閉,百姓更是躲在屋內抱作一團,瑟瑟發抖,生怕那些紅了眼的亂軍,沖入殺人搶掠,迫害妻女。
可顯然,他們的擔憂是多余的。
因為無論是外城的城衛守軍,還是陶德所統帥的北疆精銳,皆對百姓秋毫無犯,可謂軍紀嚴明。
別看外面混亂不堪,卻無一人破門滋擾。久而久之,不少膽大的百姓,竟偷偷地趴在窗口,開始觀看兩方搏命廝殺
城內廝殺之聲不絕,城外亦擂鼓震天。
延平城已血染。
內城皇宮大殿之外。
趙皇懿如今已年過六旬,再也不復當年雄姿英發,鼎盛之年。
可即便如此,他依舊身披玄金寶甲,束發去鎏冕,手持天子劍,立于巍峨的大殿高臺之上。
他雙目深邃,正俯瞰硝煙彌漫,喊殺震天的內城外,顯得古今無波,神態威嚴。
而其身后則立著許多神色慌張的文官朝臣,以及持劍瑟瑟發抖的一眾皇子與小黃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