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是隨便說說。”楚垣夕強勢插入,“你的答案關系到我對你的看法。”
伊麗莎白狂翻白眼,“那我的答案是GoPro太高估自己的實力了,做了一系列錯誤的決定,不切實際的去做社交,不切實際的去做無人機,然而根本做不出來,所以才自殺。如果他們利用好時間,建立品牌優勢,降低費用,提升算法提升拍攝體驗,我覺得保住150億的估值可能比較難,但是維持在50億應該還可以。”
“但他們當初不喊出社交計劃來,怎么可能沖到150億的市值呢?”
“這……”伊麗莎白明明知道答案但是她有點說不出口,“你也是創業者,你不理解嗎?這是必然的選擇,不是選擇正確的或者錯誤的,而是對自己對投資人有利的,這個涉及到對賭和激勵條件的。”
這個問題楚垣夕當然是理解的,用玄幻的說法,這種方式叫做“發大宏愿”,用硅谷的方式來描述則叫做fakeit,先把牛吹出去再說。許完愿之后,玄幻的世界里就會有冥冥中標記好價格的力量降落在身上,吹完牛,自然可以引來市場的關注,提高估值。
至于后面是否能還原,是否能夠makeit,那是下一個環節的問題。
但他給伊麗莎白設計的激勵形式切切不可以用估值或者指標的方式來完成,那么做很可能就要出現認知偏差了。甚至于,這個問題其實也適合他自身,因為小康同樣具備內容和社交兩大因素。GoPro說自己不只是硬件公司,而是內容生產公司,小康也說自己不只是便利店和共享單車公司,終極目標是社交。
所以其實這個問題楚垣夕早就問過自己了。
“是的是的,在古老的東方文化中,這叫做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楚垣夕說完看了眼翻譯蛋,感覺過分為難這個產品了,沒想到蛋蛋還真翻了出來——斗獸場里的人沒法掌握自己。
見伊麗莎白表示了解,他問出最終的問題:“我希望你給出這個問題的答案,你自己的答案。一味追求估值或者各種指標條件是原罪,但創業者不追求這個追求什么?”
伊麗莎白想都沒想,脫口而出:“追求改變世界。”
楚垣夕尷尬的笑了笑,這句話還真是萬精油一樣的存在,相當于漢語中的大丈夫應當建不世之功業,太寬泛了不具體。“那說明你還沒有找到自己的定位啊。”
伊麗莎白木然,“總不會是為了實現內心的平靜吧?”
“是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我們東方文化,講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循序漸進,而不是一上來就改變世界。這個過程中,想要衡量出自己的付出到底等于多少貢獻,應該換回多少股份,這個公平而精確的標準是永遠都不會存在的。”
伊麗莎白聽了半天終于聽懂楚垣夕在說教什么了,這是敲打自己呢!這個問題好特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