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楚垣夕第一時間想到的是CV行業呢?因為小康最近正在跟一家CV行業的領軍企業談合作。
這家公司叫做奇服科技,在2017年前后曾經非常非常有錢,但可惜原世界里的小康沒跟人家合作過,因為那時候的奇服科技有估值沒產品,連自身的定位都沒找準。
所謂定位,不但包含產品線,還包括到底是做toC的生意呢還是toB。
現在他們轉了一大圈,從toB到toC再到to政府,最后又轉回toB來,終于找到了自己的定位,這要是打車能把滴滴司機給氣死。
但是人家仍然是所謂的CV四小龍之一,有錢有顏,D輪估值接近300億,這是作為未上市企業拿到超50億真金白銀的大筆融資估出來的,可以說是非常硬的估值了。
關鍵是奇服科技的錢花的還可以,雖然落地仍然沒落穩,但是產業鏈整合的不錯,示范項目也建立起來了,比某些落地遙遙無期的小龍強了不是一星半點。
不過楚垣夕對于和奇服科技的合作還是抱有一定戒心的,因為這家公司仗著賬上有倆錢,經常以戰略合作的形式作為突破口對優質企業進行并購。
所謂戰略合作,雙方肯定會進行一個非常深入的探討和信息交換,這樣目標公司到底有多優質就會充分展示出來。然后再謀求并購,不但信息充分,合作也充分,目標公司如果不答應并購,一旦合作中斷,小身板不見得能承受的起對方不要臉帶來的沖擊,所以捏著鼻子答應是很有可能的。
奇服科技就是通過這種方式整合產業鏈的,整合的不錯。
這種以大欺小的方式是楚垣夕在小康初期必須嚴防的,否則他心理上挺的住,但公司不見得挺的住。重要合作毫無征兆的中斷可能導致某些進程受阻,某些進程攔腰截斷,業務一落千丈,這誰受得了?整條線上的員工都會動搖。
得益于奇服科技是天朝目前星光比較燦爛的企業,所以楚垣夕平常做功課的時候就把它后續的操作進行了一番了解。然后一看,物流系統的**報上來一個合作方案,同時店面系統的楊成也報上來一個合作方案,都特么是跟奇服科技合作。
店面系統報上來的合作方案很直接。
鮮食是便利店所有產品里最賺錢的,小康的鮮食中有一項重要產品,就是724的招牌,關東煮。這個玩意雖然賺錢,但是消耗人力,因為用戶購買的時候會不斷的想,店員只能耐心等候。
特別是在促銷的時候,因為同一時間可能會出現多種促銷方案,用戶還要比價,對心算是一種考驗,對店員的人力更是。特別是高峰期,對店鋪簡直是一種折磨。
所以最優方案是用機器人取餐打包。這個操作只要機器人給力是肯定可以完成的,因為關東煮是模式化的,各種煮物都很容易撈起來,按照規則擺放在井格鍋里,機械手完全可以完成,只要鍋不作妖機器人甚至比人撈的快。這樣只需要一塊觸摸屏,用戶就可以自助操作了,能夠極大的解放店員的人力。
雖然說,這有用機器人搶占人類工作崗位的嫌疑,但機器人進入全面大規模的服役已經是不可阻擋的趨勢了,未來生活中將越來越多。做企業的只能擁抱,不能螳臂當車,必須要有超前的意識。
這一點別說企業,個人也是一樣的。君不見,西湖畔有個房蟲在阿里菜鳥物流基地旁邊盤了五套房,準備收割阿里員工的房租,然后發現園區里邊全是機器人?這就是沒有超前意識的代價。
這個情況無論楚垣夕也好,楊成也罷,還是目前處于顧問位置上的杜恤,所有人都非常清楚,但是誰能提供這個機器人服務呢?小康肯定是不可能自己去研發機器人的,即使是機器人的軟硬件技術也不可能,如果楚垣夕打算這么做,那就跟GoPro決定進軍無人機一樣,是不知道自己吃幾碗干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