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垣夕說著想到自己設計的社交禮品,信心十足的說:“我們這個騎行券不一樣。首先用戶注冊APP就會得到一定量的騎行券,不用通過消費獲得。VIP會員雖然已經免費騎了,每個月仍然會得到一定量騎行券。然后里程碑4,我們允許用戶隨時隨地把騎行券發送給微信好友或者微信群,這樣會出現什么情況呢?出現熟人社交的場景。
如果用戶周圍聚集地周圍有充分的小康單車,這個禮物就會非常有用,可以幫助同事朋友等等身邊的熟人直接省錢,而且很方便。它雖然只有一塊錢的賬面價值,但是在用戶心智里,這一塊錢最應該省,省掉這一塊錢帶來的快感非常之大,比餓了么省三塊錢的快感大的多。
這和餓了么口碑滴滴那些紅包就不一樣了,那些是隨便往某些群里一扔,別人愛領不領。而我們的用戶送出騎行券會感覺很有牌面,會得到熟人的好感,哪怕一聲謝謝也很好了。這個場景只能出現在熟人之間的社交鏈上,對我們來說就是一個飛快的裂變速度,只要一個公司有一個用戶,很快就能感染一片。”
“噢噢,這樣我攢下的幾百張騎行券就有用了?”胡世恒恍然大悟,“我說為什么我都加入VIP了免費騎行還給我這么多垃圾騎行券呢?”
之所以說是垃圾,是因為即使是騎行券也有一個屬性叫做有效期,有效期短于他VIP的時間,那對他本人來說就是一點用都沒有。胡世恒略微想象了一下,如果自己是個小白領,每天吃著便利店的簡餐喝著瑞幸的咖啡那種,這是給他制造了一個在公司內被人注意的需求點啊,幫同事占這個免費騎行的便宜很有面子。
其實餓了么美團券也并不是完全扔進陌生人群,胡世恒公司的群里就偶爾有人到飯點了求分享,隨便摸一張能省兩塊省兩塊,總好過一張優惠券也沒有。這個社交關系已經隱隱約約浮現出來了。
但他不得不承認,小康做的調整更有針對性,等到里程碑4開了這個功能,這個功能可能會成為微信上的分享熱點,很多一開始覺得騎行券垃圾的,后面可能會不夠用,不夠爽。
這個功能,怎么說呢……胡世恒想到了楚垣夕逆襲社交的戰略,發現還真是不宜過早出現,里程碑3出現,店還沒有大規模鋪開,其它一線城市還沒有小康單車,根本形不成社交規模,只會讓微信注意到。
“話說小楚,剛才聽你說了好幾次‘用戶心智’,似乎杰克馬講新零售的核心概念就是這個用戶心智?”
“不不不!”楚垣夕大驚失色,“杰克馬那叫做‘搶奪’用戶心智,跟我不是一碼事。”
所謂“搶奪用戶心智”,翻譯一下就是給用戶洗腦,比如讓年輕人相信小額貸是好東西,然后才方便推“普惠”金融。
不止阿里,大天朝幾乎所有具備互聯網思維的人都在搞普惠金融,有一個算一個其實都是消費金融,也就是針對年輕人的小額貸。
所以某些公司堅決的把名字改為“XX數科”,要賺錢的時候就是金融公司,要被監管的時候就是科技公司。然后放貸的利率通過包裝藏在手續費、砍頭息以及還款頻率里,有的還要強制購買還款保險,總之讓學過高等數學的大學生都無法計算出真實的年化借款利率到底有多高,非常數學,非常科學。
這些深諳人性的科技巨頭們用大數據把自己武裝到牙齒,透過算法和場景,永遠把想買的產品第一時間送到向往美好但又意志薄弱的用戶眼前,盲目短視的就會被推銷小貸產品,并且讓人以為貸款利率很低。
“哎你不能這么說,太偏激了!”胡世恒聽楚垣夕一陣吐糟,心說楚垣夕這人還表現的很理想主義嘛,你不做?我看你到時候喊不喊真香?普惠金融的賺錢力度之大,沒嘗過甜頭的人才會無動于衷。“你要知道,那些公司,都積累了很多很多流量和數據,不變現就浪費了。”
“您太看得起他們了。”楚垣夕冷靜的搖頭,“他們把小額貸的廣告投到抖音,投到微信朋友圈,這些渠道的廣告費多貴啊?為啥要投?因為已經找到方法論了,要抓外部流量賺這個錢。這就是他們的生意,絕不是變現自己的流量。”
“行吧不提他們了。”胡世恒趕緊結束了這個容易破壞氣氛的話題,心說楚垣夕裝不裝圣母反正對小康現在的計劃沒影響。“最后一個小問題,徐大姐跟我說了你的微視策略,我就好奇一件事,假設你是企鵝高管負責微視,你怎么調整平臺調性?”
楚垣夕一時沒反應過來,看見胡世恒站起來準備走了,一邊往出送一邊說:“我,為什么要調整微視的平臺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