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他們所說應該是真實的,因為阿里最近一直在退出,動靜比較大,他們連光線傳媒都退!《哪吒》50億票房擋不住阿里退出的決心。
而且楚垣夕腦子里浮現出一組數據,去年阿里參與的大宗投資并購多大70起,金額以計,出資接近550億;而今年前11個月只有不到40起,金額更是瘋狂下降到175億,如果沒有巴人游戲的接近50億,更是慘到只有125億的地步,跟去年相比就是兩個字,暴跌。
對巴人游戲的并購也是今年阿里最大規模的出資,其后是對考拉的20億。實際上對巴人娛樂的收購在阿里的整個并購史中也是數得上號的,并購餓了么也才95億而已,這是去年的事情,還歷歷在目。
而企鵝雖然也下降了但是穩的多,去年92起重大出資,金額不到360億,今天減少到70多起,活躍已經超越阿里,只是金額不到160億,仍然略少。
到楚垣夕這個咖位,特別是還是交易對手,這些數據必須爛熟于胸。只是現在這個市場環境,持續惡化到AT兩家都在劇烈收縮投資規模的地步,也挺讓人唏噓的。
只聽張燕說:“然后我們知道楚總你這邊正在大展宏圖對吧?所以就不揣冒昧來問問,看看有沒有你需要的,咱們再交易交易。”說罷,她從包包里掏出一沓資料,是阿里有退出打算的投資標的。
“嘶……”楚垣夕十分警覺,因為他聽過不少流言蜚語,剛才又聽陳駿生明確說了,是把很多散落在各個業務主體里的投資項目收歸集團戰投部。
那么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就出現了,他接過張燕的資料但是先不看,直截了當的問:“張姐,我想知道一個比較關鍵的問題,二期我相信您這些資料里肯定沒寫。就是這些投資,你們投過之后,一直跟進投后服務嗎?”
張燕和陳駿生對望一眼,感到相當不妙。而袁苜其實跟這兩位大佬早就認識,只不過一直都是點頭之交,本來聽著沒覺著有什么不對,但是楚垣夕這么一問,咦?楚垣夕為什么在“跟進”兩個字上掐了重音呢?
陳駿生沉聲說:“楚總你在擔心什么你就直說吧?”
“嗨,我就是聽到一些謠傳,說阿里的輪崗制度,有的時候吧,反正我一個外人也不了解實際情況,只是聽說存在某種現象,投資發動了之后,負責人輪崗,繼任的人上任之后不了解也管不了,于是擱置。”楚垣夕十分委婉,并且罕見的繞圈子,但是揚起了手里這疊紙,說:“這份資料我們肯定會認真的研究,但是我希望里面不要出現被擱置的那種。”
“那不能,絕對不能!”陳駿生斷然說道,“就是現在希望退出一些業務不太貼合的投資而已。”
但是就連袁苜都感覺到一些色厲內荏的樣子,心說阿里的投資那都是造血類型的投資啊,怎么可能不貼合?阿里的投資風格業內還有人不知道嗎?公司的業務本質決定投資風格,阿里的本質是生意,所以必然注重上下游業務整合。一般公司都是投資部門抽人到被投公司擔任董事,而阿里是派業務主管們出馬,風格可見一斑。
不過雖然強勢,但是阿里給資源也比較強勢,只要是簽了戰投協議的,就算占股只有5%,該給的資源一樣給。所以阿里的投資雖然褒貶不一,但是“不貼合”可以說是誅心之語了。
只是楚垣夕偏要裝不懂,然后快速掃視所謂的資料,果然,上面不但沒有微博、高德、UC、大潤發等等楚垣夕比較感興趣的部分,就連對B站以及社交平臺小紅的財務投資都沒出現。
擦了個擦的!楚垣夕心說B站和小紅么,一個貼合大文娛一個貼合電商也就算了,對微博的投資貼合你們什么業務啊?貼合資本家之鞭嗎?
但是,非常辣眼睛的小鵬赫然在列,占股還很多呢,這想退出來感覺真是相當困難。也就是阿里才可能有這種大智慧和大毅力,楚垣夕自認身單力薄,絕對沒這個腰板。
還有一些屬于搶賽道的成果,也是一眼就能看出來的。所謂搶賽道,就是不同的投資團隊彼此之間沒有確定邊界,于是同時投了同一條賽道中的不同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