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沒辦法啊!”趙杰一邊舉手做等待槍斃狀,一邊哭訴:“我這也是根據工作推進不斷調整的結果。”
一邊哭訴,他一邊給貴哥使眼色。貴哥就是戈壁網絡的CTO,引擎方面的大拿,結果貴哥看趙杰的眼神都不對,一點接鍋的意思都沒有。
最終趙杰只好招了,出毛病就是因為特效引擎太極。當初他決定跟隨楊健綱的腳步引進太極引擎,想法是挺好的,分享楊健綱那邊的進度和成果,結果就是自己的游戲表現一直“在打磨”。
翻譯成人話就是特效表現一直沒搞定,按下葫蘆浮起瓢,而其它功能,負責平臺產品的工作組已經全都復刻出來了。
這樣,游戲沒法完成產品化,都2020年了,一個PC版本的RPG游戲是不可能沒有特效表現的,經費在燃燒才是正確的打開姿勢。
但是平臺可以產品化,只需要做個減法把特效部分排除掉就可以了,或者找個別的特效替代方案解決有無問題,今后等引擎工作組把特效做好,進行替換即可。
到UGC用戶使用層面,到底平臺用什么方案實現特效,只影響特效的效果,并不會影響用戶的特效調用流程,也不會增加學習成本。甚至活兒好的,替換之后可以直接打包,用戶的制作表格不變,直接變效果。
于是問題就出現了,平臺組現在干點啥?開公司不是拍腦袋布置工作,為什么要做計劃做里程碑表?因為人員不能閑著。這個組忙死,那個組開啟摸魚等待模式肯定不行。把那個組并過來幫工呢?戈壁網絡的現實問題是沒法幫,做平臺的哪知道怎么開發特效引擎?只能等引擎組把太極用溜了移植到平臺。
所以趙杰決定平臺直接開啟小范圍封測,打亂全部運營思路。
“這里邊有一鼓作氣再而衰的問題你知道不知道?”楚垣夕在頭疼中繼續噴,頭疼的主要是趙杰的缺陷突然暴露出來了,他一個純研發出來的人,雖然當了一段巴人游戲的經理,但是沒有培養出運營思路和首先思考運營方案的習慣來。
研發肯定是要在能夠運營的基礎上研發,否則研發出來的東西這么好那么好,推不出去,不是全白瞎了么?運營中最簡單也最重要的一條準則就是萬萬不要考慮“回爐”,第一炮必須得成,就算不大成也要達到實現預期的運營成果,被逼到回爐的產品,成功率肯定暴跌。
現在趙杰來一個“盡力調整,這是最好的結果”,項目肯定扭曲,要么就是平臺難受要么就是用戶難受,反正距離“回爐”非常之近。
“你這個都已經可以被記為事故了你知道不?你做后端的,出S級事故怎么辦你清楚吧?”
說話間他看了看趙杰的膝蓋,做《亂世出山》的時候一直威脅趙杰要土下座跪榴蓮,一直也沒出事故,現在看來可以補上了!
然而趙杰硬著頭皮也得開始封測,其它的只能是催促貴哥,趕快搞定特效引擎。